Tuesday, July 27, 2010

读书笔记:成功的七个习惯

“成功的七个习惯”(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一书出版于一九八九年,是一本在西方非常畅销的书,到今天已经卖出一千五百多万本拷贝。西方市场上自我成长教育的书籍不计其数,但很多作者大多把注意力放在技巧的提高上,教人如何抄近路,如何急成。这本书的作者Stephen Covey却认为人们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如何提高个人品质(character)上,应该从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principal)上来提高自己;应对人的技巧可以常变,做人的原则却永远不变,普世通用。只有当你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基础建立起个人品质,你才有可能取得长远持久的成功。

Covey认为,人生走向成熟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从第一阶段的依赖者到第二阶段的独立自主者再到第三阶段的与自然与社会相互依存者。每一个人生命的第一个阶段都是依赖者(dependent),孩童时期我们依赖父母,依赖社会(学校);当我们从孩童长大为成人时,我们变得越来越独立(independent),我们可以依靠自己来做很多事,我们开始承担责任;不过人生的成熟并不停留在自我独立上,人是自然与社会中的一员,当我们学会与自然相互依存,与社会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t),我们就进入了成熟的第三阶段。依赖者关注的是你,你要照顾我,出了错要怪你;独立者关注的是我,我选择,我负责;相互依存者关注的是我们,我们相互合作,我们将我们的个人才华个人能力结合起来,做个人不可能做的事。人生的最终成功就是要从依赖走向独立,再走向与自然与社会的融洽相处,相互合作,使自然与社会反过来做于人有利的事。

书中列的成功的七个习惯是:第一,主动进取;第二,做事时有远见,始终将最终的目标牢记在心;第三,做事有轻重缓急之分,先做最重要的事;第四,建立双赢式思维方式;第五,先设法理解别人,然后再要求别人理解你;第六,团队精神,使一加一大与二;第七,更新自我。第一至第三个习惯致力于塑造自我,第四至第六个习惯致力于赢得公众关系,第七个习惯则即为塑造自我也为赢得公众关系。

第一个习惯:主动进取(Be Proactive)

主动进取者认为是自己的选择自己的行动决定了自己的一生,自己成功与否应该由自己来负责。主动进取者遇到困难时,将注意力放在他们能做的事上,他们保持积极的态度,主动进取,把精力用在扩大自己对事物的影响力上,从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与主动进取者相对照的是被动反应者,被动反应者总是将眼光盯在那些自己无法掌握无法控制的事情上,习惯于责备别人,责备环境,将自己的失败自己的不幸怪罪于别人,怪罪于环境。

第二个习惯:做事时有远见,始终将最终的目标牢记在心(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第一个习惯建立了我是成功的创造者的积极态度,第二个习惯就是迈出创造成功的第一步:用想象和良知来树立目标。人类之所以与其他动物不同,人类之所以是高级动物,在于人类有想象力(imagination),有自我意识力(self awareness),有良知力(conscience),人类可以想象一个尚不存在却是人类能力有可能达到的潜在世界,为自己设计一个奋斗目标,并以这个目标为指针,迈出创造成功的下一步。

在设计最终目标时,树立有远见的正确的目标非常重要,我们要以智慧的力量,要以良知的力量,以充足的判断能力,辨别能力和理解能力来审视生活,找到一个正确的生活重心。在树立目标时,我们还要有精神源泉来引导我们生活的方向,要对自己的长处和潜能有足够的认识。世界上的人,每一个人的生活重心可以非常不同,有些人以家庭为生活重心,有些人以工作为重心,另一些人则以钱为重心,还有一些人以朋友为重心,或以寻求快乐为重心。关键是什么使你觉得人生有意义,使你觉得精神感情有依靠,什么给你力量去奋斗。该书作者认为,当我们将生活重心从以具体的事具体的物为重心转向以基本原则为重心(principal centered)时,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平衡,更成功,我们就更有可能找到一个平衡家庭,工作,财富,朋友,和快乐的生活目标。

第三个习惯:做事有轻重缓急之分,先做最重要的事(Put First Things First)

当我们树立了目标,迈出了创造成功的第一步,第三个习惯是创造成功的第二步,是具体如何来有效地做事。我们在安排做事的秩序时要以事情的重要与否来决定缓急,而不能让缓急秩序来决定事情的轻重。要学会做预防性思考,这样才不致于每次都以救火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才能避免低效益的工作方式。

第四个习惯:建立双赢式思维方式(Think Win/Win)

人们在与人交往时有五种思维方式(注):双赢,我赢你输,我输你赢,双输,和赢。双赢不难理解,就是我赢,你也赢,是最佳的合作方式;我赢你输也不难理解,就是以你输为代价来达到我赢,很典型的中国式输赢观;我输你赢对有些人来讲不可思议,怎么会有人愿意自己输?但在现实社会中确实有人以我输你赢的方式来与人交往,以讨好对方,以让对方接受自己;双输也不罕见,就是情愿我输也不让你赢,战争常常就是双输的选择;赢式思维很简单,我只在乎我赢,你可以赢,也可以输,我不在乎我不管。双赢式思维是比我赢你输,我输你赢,双输,或赢更成熟的思维方式,是能够保证长远持久成功的基础。作者认为,只有有双赢品质的人才会去追求双赢,才有能力去追求双赢。什么是双赢品质?作者说双赢品质(character)来自三种品德(traits):正直(integrity),成熟(maturity),和认为有足够的成功给每一个人(abundant mentality)。

正直的人是有正确价值观的人,只有正直的人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赢,才会被人们给以信任去追求双赢的结果。

成熟的人懂得如何掌握勇气与体谅之间的平衡,就是说即敢于表达自己的感觉和信念,又体谅别人的感觉与思想。很多人思维是单向性的,他们认为一旦善良了,就一定不能坚定,一旦要坚定,就不能善良。有双赢品质的人是即善良又坚定,追求双赢,你不但要善良,体谅对方,更要坚定有勇气,你不但要理解别人,更要自信。能达到善良与坚定的平衡,能体谅别人又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就达到了真正的成熟。一个有勇气但不懂得体谅别人的人,可以是一个坚定的人,但只能追求我赢你输;一个过于体谅别人的人,就可能以我输你赢来达到与人共处。当你即有勇气,即敢于表达自己的信念,追求自己的目标,又懂得体谅别人,理解别人,我可以聆听,我可以理解你为什么这样想这样做(empathize),但我也敢于表达不同意见,只有掌握了这一平衡,你才会有能力去追求双赢。

认为世界上有足够的成功给每一个人也是有双赢品质的重要一面。有些人认为成功的机会是有限的(scarcity mentality),别人成功了就意味着自己的失败,这些人不愿看到别人赢,难以为别人的成功高兴。有双赢品质的人相信人人都可以成功,你成功并不夺去我成功的机会,世界上有足够成功的机会,不需要以别人的输来换取自己的赢。

只有有品质的人才能追求双赢,才能获得持久的真正的成功,这是为什么作者认为单靠技巧并不能得到真正的成功,只有提高个人品质才是达到最终成功的关键。赢得公共关系并不等于战胜其他人,而是在公共关系中与人做更有效的合作,从而使双方都受益。

第五个习惯:先设法理解别人,然后再要求别人理解你(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

首先要学会理解别人,理解对方为什么这样想这样做(empathize),然后才能找到正确有效的沟通方式,反过来让对方理解你。

第六个习惯:团队精神,使一加一大于二(Synergize)

我将Synergize翻译成团队精神,但这个团队不是简单地将人员加在一起,几个人做的事只是每一个人做的事之总和,而是几个人一起做成的事大于每个人分别能做的事之和,我将其解释成使一加一大与二。要达到Synergize,关键是要珍惜保留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同时在团队中建立有效的沟通交流方式,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共事方法,发挥团队中每个人不同的长处,成员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扩展视角,迸发创造力,取得比简单相加更高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宽容不同的团队或社会(民主自由)比一个一切大同的团队或社会(专制统一)要成功的原因。

第七个习惯:更新自我(Sharpen the saw)

要让刀一直好使,必须在每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保养磨练,人也一样,必须不断更新才能不断取得成功。更新自我可以分成四个方面:精神更新,体能更新,智力更新,以及感情更新。更新智力,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对我们中国人很直观,但除了更新知识和技能,更新自己的精神状态,体力状态,和感情状态也非常重要,所以寻找补充精神源泉,发展业余爱好,与家人消磨时光,体育锻炼,享受大自然,旅游等等,都可以是更新自我的一部分。

注:作者书中列有六种交往思维方式:双赢,我赢你输,我输你赢,双输,赢,和双赢否则不成交,我这里将双赢和双赢否则不成交合并成一类。

Saturday, July 24, 2010

职场漫谈:没用的交谈常常很有用

我这里所谓的没用的交谈指的是英语里说的small talk。有人说:There is nothing small about small talk,另外一个说法是:Small talk can lead to big things;就是说别看small talk谈的都是些没有直接用处的事,却常常能带来很多有用的结果。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曾追踪一批MBA毕业生,看他们十年后成功的大小与成绩和其他能力间的关系,发现成功与否与成绩几乎无关,但与他们是否有与人交谈的能力则直接相关。与人交谈包括谈有用的话题,比如与生意直接相关的话题,或者是公司的行情,工作中遇到的技术专业问题等话题。但在现实生活中,总是谈有用的话题,很多人受不了,尤其是美国人,一般受不了在经济或技术话题上停留太久,钻得太深。西方人喜欢谈话,不过很多时候谈的是表面上看似无用的话题,而我们中国人的弱点常常就是兴趣比较狭窄,缺乏谈没用话题的能力。比如在公司里,午餐期间,或者公司开party时,我发现不少中国人的话题总是局限在与工作直接相关的话题上,或者是股票,经济等等实用的话题上,在中国人成堆的公司里,也许问题不大,但如果是美国人(或非中国人)占主流的公司里,这样做就会影响融入团队,影响与同事关系的强度。让自己的谈话变得立体,展示自己技术能力以外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常常会对工作有意想不到的帮助。
无用交谈的话题包罗万象,最简单最安全的就是谈天气,天气晴朗,下雨下雪,热了冷了,都可以由此发感慨。时事新闻也是交谈的好题目,尤其是当地时事,大多数人都会关心,不过在公司里要注意讨论的尺度,尽量避免做深入或激烈的争论。谈体育是一个做无用谈话的好借口,如果是自己的爱好最好,爱看也行;电影,电视,名人趣事也都可以是话题。另外孩子恐怕是很安全的话题之一,但要避免成天只谈孩子,引起一些人受不了。有宠物的话,谈论自己的宠物做的可爱的事,或烦人的事,那是一定受欢迎的。出门旅行,回来谈所见所闻,是很自然的话题。中国人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哪怕是轻松的话题,也要有变换,要避免总是谈某一个话题。我生活中注意到有些中国同事上次与某个美国人讲某个话题,进行得不错,以后就每次都谈那个话题,问题是再有趣的话题,日复一日地谈,就不再有趣。另外谈话时间长时(比如午餐期间),某个话题谈到一定程度,就要见好就收,转换话题,这样不会让人觉得交谈过于冗长单调。
公司里可以做没用谈话的场合很多,午餐恐怕是最重要的做无用交谈的场合,要尽量避免午餐期间也把谈话局限在工作上,或者局限在几个很实用的话题上;开会前等待的空隙是一个可以做些没用交谈的好机会,既使大家得到放松,又让与会者有个相互了解的机会;灌咖啡打水时碰到,也可做些简短的无用交谈;公司开party就更是做没用交谈的好机会了;还有,去同事cubicle谈工作时,穿插些与工作无关的轻松话题,会使同事更乐意与你合作。
如果你过去不习惯做没用的谈话,现在想做但又不知该从哪做起,我认为可以从很简短很安全的话题做起,比如说说天气,关键是要多主动去尝试。没有人一开始就是pro,开始讲得不太有趣,讲得结结巴巴,不要气馁,多练习,讲多了,就习惯成自然,就会变得自信自如。扩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也非常重要,要从中国人的房子,票子,孩子这种只关注实用题目的模式中跳出来,当你的兴趣爱好范围比较广时,你的谈话就会变得更有趣更吸引人。要读一些英文书籍报刊,关注当地电台电视节目,不要把自己的业余时间局限在华文华语的圈子里,这样可谈的话题就会变得越来越多。

下面是一些从网上拷贝来的一些如何开始无用谈话(small talk)的例子:
Beautiful day, isn't it?
Can you believe all of this rain we've been having?
It looks like it's going to snow.
Did you catch the news today?
Did you hear about that fire on Fourth St?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is transit strike?
I read in the paper today that the Sears Mall is closing.
I heard on the radio today that they are finally going to start building the new bridge.

How about those Reds? Do you think they're going to win tonight?

Looking forward to the weekend?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new compu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