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21, 2011

解中庸之道,论中国人之情商

据说中国现在又开始尊孔了。我从小是在对孔子的一片批判声中长大的,对孔子思想,记得最清楚的是“师道尊严”和“中庸之道”,这两点当年都是大批特批的。我还知道孔子的一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给出了一个非常简单但又非常合理的行为准则,我在现实生活中正是努力这样做的。对师道尊严『注』,今天回过头来看,我认为既不该批倒批臭,也不该捧为金科玉律。孩子应该尊重老师,礼貌对待老师,以从小养成尊重人,讲礼貌的习惯。但从行为上鼓励孩子礼貌对待老师,并不意味着从思想上鼓励孩子对老师的绝对服从。不问对错地接受被灌输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的误区,中国教育到今天都没有走出这个误区。不过,中国如今早已不是“师道尊严”,而是“党道尊严”了。

对孔子的“中庸之道”,我一直将其看成是中国文化的糟粕。在学校里,我们被告知“中庸之道”意味着模棱两可,和稀泥,两边都不得罪,是一种做人的技巧。现实生活中,我反感那些没有原则,喜欢和稀泥的人,认为做人没原则是中国人丑陋处之一。因此在“中庸之道”这点上,我一直自认为是不赞同孔子的,但是最近我对“中庸之道”的看法却起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美国人常讲一句话:“Be moderate”,就是任何一种思想行为,都不要走过头,走极端。信仰宗教,信仰上帝可以是好事,但如果走过头,认为宗教上帝是一切,而完全不看重现世,就可能成坏事,穆斯林极端主义恐怖分子就是在这点上走了极端;再比如,对孩子要有纪律约束,以养成良好习惯,但要适可而止,不能过分,否则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甚至伤害孩子;反过来,也不能因为强调自由发展,对孩子过于放纵,完全没有约束,掌握好纪律约束与自由发展之间的平衡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关键。仔细想,“Be moderate”这个警句其实可以用在生活思想的任何一个方面,任何一个思想行为走过头都会变成有害。比如,对我来说,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生活快乐不可缺少的两大因素。物质可以给人带来快乐方便,我现在过的日子,比起小时候除了吃饱穿暖几乎没有其他奢侈享受的生活要舒适得多,我没有愿望放弃现在舒适的生活,重回过去那种清贫简陋的生活。但如果一个人走过了头,变得一心只有物质追求,物质欲无限制的膨胀,那人生在我看来就变得没有意义,变成人为物质而活,而不是物质为人服务了。精神生活对我来说不可或缺,当我看了一场打动人的电影,读了一本好书,听到一首触动灵魂的歌,有时甚至简单到与人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谈话,这些精神食量给我的生活带来的快乐满足不是物质可以衡量的,我在生活中从没有中断过对丰富自己的精神灵魂的追求。但是,如果有人要把精神追求提到无限高的境界,把一切世俗欲望都看成是罪恶,我也会忍受不了,无法认同。我像大多数美国人一样,是一个非常moderate的人,喜欢平衡的生活,不认同任何单向极端的思维。

有一天,我突然想:美国人的这个“Be moderate”译成中文是不是就是“中庸之道”呢?为什么中国人对“中庸之道”的解释是模棱两可,和稀泥呢?孔子在西方被看成是东方智慧的象征,美国人常用“孔夫子说什么什么”的来加强自己所言的权威性,那么西方人对“中庸之道”又是如何阐释的呢?带着这些疑问,我做了一些internet搜寻。首先我将“中庸之道”放到Dictionary.com上做中译英,出来的结果是“Moderation”!就是说西方对“中庸之道”的翻译就是“适度”,就是他们常说的“Be moderate”。我接着用Confucius加moderation搜寻西方对中庸之道的详细解释,发现有不少西方人将孔子的中庸之道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得的Golden Mean理论相等同,认为两者说的是同一件事:在满足人的欲望时,在实施行为准则道德准则时,适度是关键。我又做了中文搜寻,在《光明网》上找到下面一段:“有‘宋代孔子’之誉的朱熹曾对中庸之‘中’的含义有过这样的解释:‘中只是个恰好的道理’。可见,中庸即是把两个极端统一起来,遵循适度原则。因此,可以把中庸的高明之处理解为寻求平衡的智慧。”原来国内现在也已经有人对“中庸之道”做了“恰好”,“适度”和“平衡”的新解释。后来,我又了解到,台湾人对中庸的理解是“做事不要走极端”,韩国人对“中庸”的翻译是“不多不少正好”,都与西方“适度”的解释相符合,可见西方对中庸的解释并不是西方式的理解,倒是我们从小被灌输的“中庸就是模棱两可”才是独树一帜的中共式歪解。

如果“中庸之道”意味着适度平衡,那末,我对中庸之道就变成了举双手赞成。我们的先人几千年前就提出了“中庸之道”,提倡适度平衡,可是,看看今天的中国人,绝大多数人的思维习惯却单向极端,看世界不是黑就是白:达不到像天堂一样完美,就等于和地狱一样丑恶,没有圣人一般的品德,就如同撒旦一般卑鄙;批一个人批一种思想就要批倒批臭,捧一个人捧一种思想就要偶像化绝对化;讲自由就不能有任何约束,讲和谐就要一切都统一;新中国前三十年,爱物质就是腐败堕落,后三十年,又变成除了追求物质,还是追求物质。中国人总是从一个极端奔向另一个极端,不懂得在极端之间寻找适度平衡。

需要指出的是,掌握适度,掌握平衡,达到中庸,不等于一切事物不偏不倚,取其当中。中国人大多为理科式头脑,习惯不是黑就是白,不是对就是错的单向式思维,一讲中庸,有些人又将其误解为一切事物不左不右,不偏不倚,像简单的数学公式一样取其中点。这世间的各种事物到底多少度是适度,多少度就过头了,每一个事物每一个问题每一个场合都要个别对待,分别掌握,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没有统一的公式,统一的度。这就牵涉到一个人判断适度和掌握平衡的能力,这个能力有时来自深入学习,深入研究,或复杂推理,有时则来自人生常识,人之良知,来自正确的价值观,很多是属于情商的范围。情商是否高,是否有平衡思维能力,对小到培养教育孩子,大到国家发展,都至关重要。比如国家掌权的精英是否有平衡思维的能力,在政府管制与个人自由之间是否能够掌握好适度平衡,对国家平衡健康的发展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如果一个国家的统治精英都是没有情商的工程师,只能做单向理科式思维,那么,这个国家在他们的眼里就只能在极度专制与天下大乱两极之间做选择,而看不到可以有一个既个人有自由又社会有制约的平衡的中庸选择。

有人说,其实西方现代民主制度就是防止两极极端倾向,达到中庸,确保社会稳定,确保国家平衡发展的最好机制。我觉得这个说法很有道理,民主制度里的权力平衡,权力分散,使得国家行走的方向不容易在单一方向上走得太久太远,虽然微观上有可能一时过于左了,另一时又过于右了,但从宏观看,从历史长河的角度看,国家则总是弯弯曲曲地走在一条不断平衡的中庸的进步道路上。比如,不少人对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之间没完没了的拉锯战感冒,其实这种拉锯战虽然表明上似乎减低了政府做事的效益,但实际也换来了美国社会平衡稳定的适度发展,对社会好处大于坏处。比起一党专制制度在单一方向的大跨步,民主制度弯弯曲曲的小跨步最后给社会带来的进步要大得多也合理得多。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的思维在中国共产党的引导下,走上了单向化极端化的道路。其实说到底,毛泽东以及追随他的中共领袖们本质上就是一群极端分子,在他们的指导教育下,中国成了产生极端分子的温床。共产党六十多年的统治对中国人品质有两大破坏,第一是使得全民人性丢失,道德普遍低下;另一个破坏就是使中国人思维普遍简单化,极端化,从统治精英到普通人民,绝大多数人情商很低,思想水平原始落后。中国在低情商统治精英的管理下,国家发展极度不平衡,社会管理落后不合理,改革开放三十年,除了在物质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其他方面都仍然停留在落后不发达水平上,人民付出的代价与人民最后所得到的相比极不相称极不相符。

中国社会需要回归中庸之道,重寻良知,重树情商,重建并发展人民掌握适度掌握平衡的能力。中国人需要摒弃崇拜理科之习,从简单的不是黑就是白的理科式两极思维模式中走出来。我们应该明白,这世间上的人和事,绝大多数是不同程度的灰色,很少有绝对黑色或纯白无暇的例子。事实上,纯白无暇的人或社会根本就不存在,追求纯白往往会由于违反人性而导致结果适得其反,就像追求完美共产主义的国家最后却都变得邪恶无比一样。人类社会能追求的只能是恰好的灰色,我们只有掌握在灰色中分辨白与黑的能力,在白与黑两极之间不断寻找平衡,才能使社会合乎人性地逐渐进步。回想过去在中国时,大家普遍认为文科比理科简单,认为学习文科不需要聪明的脑袋,那其实是无知。说白是对的黑是错的,很容易,但要判断多少白是对的,太多就错了,有点黑没错,少一点就对了,而且每一个问题每一个场合的中庸尺度都不一样,就难得多。所以,真正的文科思维,真正的人文学社会学思维,除了需要有一定的智商,更需要有较高的情商,比理科思维要复杂得多难得多。

『注』:这篇文章初稿于2009年。最近,通过网上阅读,我对师道尊严的解释又有了新的认识。有人说,师道尊严并不是说唯老师为尊,而是说做老师的人自己要有尊严,这样才有资格为人师。如果是这样解释师道尊严,这篇文章的第一段就需要改写了。

初稿于2009年,增写于2011年11月。

Thursday, October 27, 2011

从卡扎菲之死谈暴政下面出暴民

卡扎菲之死,多少有点不人道,不符合现代社会对罪犯也要讲人道的规则。不过,在利比亚这样的国家,人道从来就不是规则之一,出现这样的结局也并不使人过于惊讶。暴政下面必出暴民,一个国家暴民多,往往是由于统治者暴政引起的。当人们的生活经验一再告诉他,在这个社会里讲理是没有用的,永远也讲不通的,遵守文明规则是要吃亏的,大多数人就不再相信讲理,不再相信文明规则,只相信暴力;当人们的生活经验告诉他,你如果胆敢与统治者意见不合,统治者就会将你关进监狱,就会折磨你,甚至可能整死你,很多人就会开始相信有机会就消灭对方是保证自己生存保证自己自由的最佳选择。由于卡扎菲的死法,我很难为卡扎菲之死而欢呼,但另一方面我也能理解为什么,卡扎菲的结局可以说是暴政者自己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必然结果吧。

卡扎菲的结局再一次说明,专制是人民和统治者双输。专制制度下,一切问题都是用强权的方式压下去,被压迫的人民心里的怨气不断堆积,一旦有机会爆发出来,就是统治者悲惨的末日。暴政统治也许可以一时得胜,但统治者也往往活得胆战心惊,而且常常是躲得过今天,却可能躲不过明天,躲得过这一代,却躲不过下一代。

有人说,用暴力来推翻暴政,换来的一定是另一个暴政。这其实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美国独立,当年就是用战争来达到的,换来的却是世界人民的民主自由之旗帜;希特勒最后是被战争制服的,换来的是六十多年的世界和平。战争,暴力,不应该是人民取胜的首选工具,更不应该是人民取胜的唯一工具,但有时对待一个毫无良知毫无人性,怎么讲理也讲不通,怎么抗议也不让步的暴君,战争就可能是唯一能将他赶下台的方式。当然我不想鼓吹暴力革命,我仍然希望世界上的一切问题都能够尽最大努力用和平方式解决,更希望中国最后能以和平的方式从今天的专制过渡到未来的民主,这样人民可以少经受些阵痛。可惜的是,人民的和平善良愿望并不是每一次都能得以实现的。

有人问,暴政出暴民,暴民又导致暴政,历史就永远循环,那又怎样才能从暴政中走出来呢?历史真的会那样永远原地循环吗?我说不一定。暴政下面暴民多,但不等于人人都会变成暴民,世界上的人从来不是铁板一块,人与人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是常人,被统治者引导成怎样就怎样,你恶我也恶,你骗我也骗,你暴力我也暴力;但有些人是超于常人的人,有超越的能力。做领袖的一般是超于常人的人,比如刘晓波,蒋经国,华盛顿,马特路德金,等等,他们有超人的眼光和胸怀,懂得必须要改变旧的一套,超越过去,才能从恶性循环里走出来。如果这样的人做了国家的下一任领袖,国家就会进步,从暴政-暴民-暴政的怪圈中走出来。还有另一类超于常人的人,比如本拉登,希特勒,毛泽东,卡扎菲,他们有超人的技巧掌控人民,却没有超人的胸怀为人民造福,这样的人做了国家领袖,这个国家就只能停留在动物世界里。这个世界是前一种领袖多,还是后一种领袖多?我说是前一种领袖多,否则世界就不会从古时候所有国家都是不同程度的暴政统治进步到今天有越来越多的文明民主国家的局面。

还有不少人对中国人的暴民品质忧心忡忡,主张要先改造中国人的暴民品质,然后才能讲民主。我想要指出的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虽然有些皇朝残暴些另一些皇朝仁慈些,但一直是以孔孟之道的仁义廉耻为主来治国,来教育人民,辛亥革命后的民国时期更是以民主立宪人道为最终目标。中国真正进入到全面极权暴政是在共产党成立新中国之后,中国人民大批地变成暴民发生在新中国,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教育下才集体变成暴民的。而在毛泽东发起的文化大革命中,中国暴民的人数达到了中国历史前所未有的顶峰,中国暴民们所做的灭绝人性的事之多之广严重之程度都是史无前例。虽然毛泽东之后的三十年,共产党的暴政恶劣程度相对于前三十年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中国暴民的人数也随之有了很大程度的下降,但只要共产党极权专制制度不改变,只要中国政府仍然坚持以手拿枪杆子不屑与任何人讲理的方式来统治国家来压迫人民,中国就将一代接一代地生产相当数量的暴民。我讲这些并不是要为中国暴民找借口,暴民多了,人民自己最终成为受害者,我衷心希望所有的有识之士们共同努力来减少中国的暴民人数。但我们也不应该忘记什么是大量产生中国暴民的根源,应该明白只有建立讲理讲文明规则的民主社会,才能真正根除产生暴民的土壤。

Saturday, September 24, 2011

有多少中国人患上斯德哥尔摩症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这一心理疾病的名称来自1973年发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的一次银行抢劫案。当时两名抢匪绑架了四名银行工作人员做人质,将他们扣押在银行金库里长达六天。绑匪向包围银行的警察提出要求:为他们准备好三百万瑞典克朗现金,和一辆让绑匪以及人质出逃的汽车。警察同意给绑匪一辆车,但拒绝让他们带人质一起走。谈判失败后,绑匪主犯打电话给瑞典总理,宣称如果自己提出的条件不能被满足,他会把所有的人质杀死。为了证明他会说到做到,他用手使劲掐住一个被绑架人质的喉咙,在绑匪放下电话前,总理最后听到的是人质恐赫尖利的惊叫声。第二天,总理又接到一个电话,这次是一位被绑架的人质打来的,说她对总理的态度非常不满意,要求总理尽快设法让绑匪和人质出走。这场绑架案最后以警察从银行楼上的公寓钻了一个通往金库的孔洞,从孔洞里向金库扔催泪弹后,绑匪向警察投降而结束,四名人质全部安全获救。令人跌破眼镜的是,这些人质获释后,站在绑匪的一边,宣称他们并不害怕绑匪,反而更担心警察会伤害他们。有两名人质后来还在审判绑匪的法庭上为绑匪作证,替他们开罪解脱,那个给总理打电话的女人质事过之后与绑匪多次会面,两家还成了好友,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从此被命名。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又叫人质情结,是指犯罪者的受害人对犯罪者产生依赖心和好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心理学家们认为,当人处于满足以下四种条件的情况下,就有可能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第一,受害者真正感觉到罪犯威胁到自己的存活,相信罪犯随时可以毫不犹豫地夺走自己的生命;第二,罪犯给受害者施以小恩小惠,比如在极度干渴极端绝望的情况下给受害者水喝,让受害者对罪犯产生依赖之情,进而产生感激之情;第三,受害者与世隔绝,所有的信息只能通过罪犯得到,受害者的思想被罪犯完全控制;第四,罪犯使受害者相信没有逃脱的机会。人之所以处于上述情况会得斯德哥尔摩症,是因为人能承受的恐惧有一条脆弱的底线,当人面临的恐惧超过他能承受的底线时,人的心理就会发生剧变。当一个人遇上了一个冷酷无情毫不讲理的绑匪,随时可以夺取他的生命,这个人就可能会渐渐把生命权托付给这个绑匪。时间久了,这个人吃一口饭,喝一口水,每一呼吸,他自己都会觉得是绑匪对他的宽容和慈悲;对绑架自己的暴徒,他的感情从恐惧转化为感激,然后再进一步转化为崇拜,最后人质将自己与绑匪完全认同,下意识地认为,绑匪的安全,就是自己的安全,自己与绑匪是同舟共济一条船上的人,开始助纣为虐,从而彻底屈服于暴虐。

上面这段对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是如何产生形成的描述,基本上完全照抄于百度百科对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解释。让人惊奇的是,如果你把上面这段文字中的受害者改成中国普通民众,把罪犯或绑匪改成中国共产党,那基本上就等于在描述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普通民众之间的实际关系。每一个普通中国人都知道共产党对自己的生命和自由有着控制权,潜意识下都对党有一种恐惧害怕的心理,很多中国人早已把自己的生命权托付给了党;中国普通人民有什么自由有什么权利,完全依赖于党,取决于党的施舍,当共产党不再像文化大革命时期那样随时可以把人民打成反革命打入十八层地狱,总算让老百姓有了吃饱穿暖的动物权利时,人民就觉得那是党对自己的慈悲和恩赐,就对党感激流涕了;人民的思想完全被共产党掌控,没有新闻自由,没有网络自由,连香港的电视都被屏蔽,什么思想可以传授给学生什么新闻可以在中国报道必须经由共产党中宣部批准;中国人都知道自己没有办法逃脱党铺下的天罗地网,如果试图与党做对,刘晓波艾未未的命运摆在那里作榜样。在中国,人人都生活在满足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四个条件下,而且不是六天,不是几个月,不是几年,是从小到大一辈子。难怪这么多中国人从对共产党的恐惧变成对党的感激,变成对党的崇拜,心甘情愿与党同舟共济,党的强大就是自己的强大,批评党就是批评自己,推翻党就是要灭自己的国,除了党没人能领导中国。而且,因为从小一直在这样的条件下受教育,不少人的斯德哥尔摩症成了不治之症,哪怕到了海外,不再是绑匪手下的人质了,却依然心甘情愿地为曾经绑架自己的绑匪示威舞红旗,为曾经绑架自己的绑匪辩护找借口,为曾经绑架自己的绑匪做网络打手。

上次写“中国没有德育教育”,有位前辈读者问为什么他们那代人里很多人自己曾被批斗,过后还对党那么忠心,难道共产党的教育真的就如此“深入人心”?答案是:不是党的教育深入人心,而是对党的恐赫已经深入这些人的骨髓,洗脑教育留下的印记已经难以从他们的脑髓中去除,他们是典型的斯德哥尔摩症患者。

可喜的是,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经过众多坚信普世价值观的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不少中国人有机会让自己的思想从共产党的绝对控制中走出来,我注意到某些国内网站(比如凯迪的猫眼看人)上心甘情愿替绑匪说话替绑匪做打手的准五毛人数在一天天减少,向往普世价值向往民主的中国人在一点点增多,这说明努力还是起作用的,中国还是有希望的。

【注】:我这篇文章里在提到中国人时,没有处处加上“不少”“很多”这样的定义词,但实际指的就是“不少中国人”。理解别人的话,也要用点常识,不要自己走极端,别人一说“中国人”,就将其极端化,理解为100%的中国人。比如人们常说“Americans are fat”,并不等于说100%的美国人都是胖子,而是指相对于其他国家的人,美国人里胖子特别多。当我们说“中国人如何如何”,也是一个道理,是指中国人里这种人特别多。如果你没有这样的毛病,请不要自作多情来自动对号。如果每一段话,每一篇文章,都要像写科学论文那样精确全面,这个世界也会变得很枯燥无味。

Sunday, August 21, 2011

政府腐而不垮,人民必定遭殃

万维博客主沁霈和余不洁就“中共为何腐而不垮”展开的讨论引起了一场很有意思的争议,我在这里也参加进来,谈谈我对腐败与政府垮台之间关系的看法。

政府的腐败程度与政府是否垮台不像简单的数学公式那样有一个统一的定式,不存在一个统一的腐败限度,任何政府腐败超过那个限度就一定会垮台。一个政府要多腐败才能垮台,与国家制度有很大的关系。越是民主越是自由的制度,能够容忍政府腐败的程度就越低,而越是专制越是极权的制度,能够容忍的政府腐败程度就越高。在极端专制制度下,甚至可能出现政府极度腐败却仍然没有丝毫垮台危险的现象。北朝鲜的金家王朝就是一个例子,那个政府到了连人民的温饱死活都不管不顾的地步,名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实则金家世袭王朝,全国人民沦为任金家王朝奴役主宰的奴隶,却仍然丝毫没有要垮台的迹象。美国入侵前的伊拉克萨达姆政府是另一个腐败之极却丝毫没有能被人民推翻迹象的例子。事实证明,统治者权力越是集中,统治手法越是卑鄙残忍,不择手段,人性底线越低,人民越没有权利,那个国家能够容忍的政府腐败程度就越高。而当一个国家的制度对统治者监督约束的程度越高,人民的权利越健全,政府就越容易因为腐败而倒台。西方民主国家政府,常常是因为犯了在专制国家看来微不足道的一个小错,就不得不解散下台。

为什么当年国民党政府轻易垮台,而今天的中共却能腐而不垮?这其实就与国民党不如共产党专制,共产党做人底线比国民党做人底线低,共产党人的心比国民党狠有直接的关系。国民党时期比共产党时期自由得多,国民党专制比起共产党专制来是小巫见大巫,因此国民党时期反对派有发展壮大的机会。当然中国共产党力量得以壮大除了国民党不够专制,还有另外几个原因,第一,共产党发抗日战争的财,第二,靠苏俄扶持,第三,共产党擅长洗脑战术。更可鄙的是,共产党当年利用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大伤元气,战后对各种问题应接不暇的机会,在抗日战争刚结束,国民党政府还没有机会喘过气来对付国内成堆的问题时,就挑起了内战。国民党战后统治时期,之所以中国国内问题成灾,造成人民怨气冲天,共产党内战大大地分散消耗了国民党政府的精力是重要因素之一,哪一个政府可以有能力在刚打完一场被外族侵略战争之后又打内战,同时重建被战争重创的国家?当时不少中国人支持共产党,是因为心急了些,幻想中国问题在一夜之间得到解决,心急乱投医,没想到吞下了一丸毒药。那时的中国人也很幼稚,根本没想到共产党会骗人,夺权时好话说尽,掌权后全部食言,结果一失足成千古恨。这也是为什么民主制度好过专制,因为民主制度允许人民犯错,人民一次犯了错,看错了人,过几年就可以有纠正的机会。上次上当了,最多等四年,下次就不信你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六十多年都没有机会纠正。

中国共产党1949年夺权成功后,吸取国民党政府的教训,把人民的自由限制到最小,把政府的专制推到了极限,封杀一切可能让反对派存在的机会,横扫一切社会力量,对人民则进行彻底的思想改造和严密的思想控制,总之不择手段确保共产党政府永远不垮。而一个几乎没有可能被人民推翻的政府,走向堕落腐败是必然的,因为政府可以为所欲为,反正没有力量能使它垮台,人民面对政府腐败则束手无策,只能任它一天天烂下去。政府能够腐而不垮,是人民的不幸,是国家的晦气,虽然政府从短期来看似乎是赢家,能犯大错也不倒台,但其实政府官员也活得如惊弓之鸟,知道自己欠人民的债越集越多,不知哪一天会有什么事件触动社会的爆发,最后造成自己和家人性命难保。今天的中共政府要腐败到何种程度才会倒台,取决于中共高层的底线能降到多低。但愿今天的中共领导人不像毛泽东那样心狠手辣,不至于卑鄙无耻到金家王朝的地步,但愿他们能够早日认识到不主动政改,继续用压迫隐瞒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只会使中国不断腐烂下去,在勉强维持的稳定表面下,是人民日益积蓄增长的怨气,造成有一天人民以社会爆发的形式推翻政府,那将会是政府人民双输,有可能给中国人民包括政府官员及其家人带来不可收拾的灾难。

Tuesday, August 16, 2011

中国没有德育教育

我曾经写过一篇“中国文科教育的失误”,提出了中国没有真正文科教育的问题。其实,中国教育还有另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中国没有德育教育。

记得小时候在中国,被教育说要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而我从小一直到读大学最讨厌的就是那些所谓德育好的同学,因为那些德育好的同学大多是些爱拍老师或书记马屁,积极配合共产党政治宣传,喜欢讲空话套话的人。我这里要说明一下,我并不是说我从小就看透了共产党的本质,像今天这样反共。小时候讨厌共产党宣传纯粹是出于一种本能的自然感情,觉得那一套很无聊,全是些空的东西,特别假,特别装腔作势。

最近我在网上读到一位中国家长陪孩子复习《思想品德》时的感受:“无用的东西教得太多,抽象玄妙的东西教得太多,明显是假话的东西教得太多”。看来今天中国的德育教育与我成长时的教育并没有多大差别。中国学校的德育教育,以歌颂党,以灌输毛泽东思想,背诵共产党口号,学习共产主义马列主义为主导,给孩子灌输的大多是抽象无意义的空话套话,内容大多脱离人性甚至违反人性,更有很多不符合事实的假话,其目的是为共产党牢牢掌握政权服务,是要培养对党忠心,听话好管的党的“接班人”。在这种教育的长期熏陶下,孩子们被渐渐去人性化,渐渐丢失人的良知。我们从小被教育说要培养好品德时,目的是要做党的好孩子,而不是为了服务于人和社会。今天的中国人大多连基本做人常识都没有,基本对错都不知道,基本良知都缺乏,就是从小被培养党性,被去人性教育的结果。虽然我们小时候也有学雷锋做好事等培养品格的活动,但目的与西方学校里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目的很不同;我们学雷锋做好事,是为党为革命的一部分,而不是为了帮助人,帮助周围那些不幸的同胞。实际上,在我小时候成长时的中国,你根本就不能说中国存在不幸的人,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都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在这种教育下长大的人,擅长于放眼世界,能为被美国入侵的伊拉克人义愤填膺,却对自身周围比比皆是的受到不平等不公正待遇的同胞视而不见,无动于衷,毫无同情心。记得九十年代末一次回中国,去一个大学同学家看他新买的高级公寓(在当时中国算高级),聊天期间忘了为什么我提到有大陆人偷渡台湾的事。这位同学听了非常生气,说:大陆谁会要去偷渡台湾?台湾根本不如大陆;并说有台湾友人来看他的公寓,称赞说你们大陆人现在都住得这么好了。当时我听了,就笑了:哪里有“都”,我们班同学中(当时)也只有你和极少数的几个人在中国能住上这样的公寓,你当然不会去偷渡台湾,可那些来自农村和偏远地区的人,在大陆没有地位没有机会,就要去偷渡台湾。这位同学是我大学期间的班长,照理是大学同学里相对来讲比较出色的,也只有能力看到自己一点点经济上的成功就沾沾自喜,根本不关心社会上其他人,可见中国教育的失败。这场谈话也是第一次让我意识到,我来美国后潜移默化,已经不再是出国前的我。如果我没有来美国,我也一定是一个对社会上其他人毫不关心的人。我读大学时胸怀远不如这位班长,是一个毫无政治上进心,只关心自己的学生。

我看过一部英国记录片-“七岁开始成长”(Seven Up),是一部从1964年开始追踪拍摄十几个伦敦孩子的记实片,从他们七岁开始采访,然后每过七年采访他们一次,一直到他们长大成人,记录他们的成长实况。这十几个孩子,有来自最下层最贫穷潦倒的破碎家庭的,有来自蓝领工人家庭的,也有来自富裕有特权(privileged)的家庭的。那些贫穷或蓝领家庭出身的孩子大多上的是公立学校,而那些富裕有特权家庭出身的孩子上的则是昂贵的贵族私立学校。片中一段对富家子弟的采访,让我窥见了英国贵族私立学校是如何培养富家子弟的德育的。这些上贵族学校的富家孩子们介绍说:我们在学校被教育说,你们来自有特权(privileged)的家庭,是比一般人幸运的人,因此你们对社会负有特别的责任,有义务为社会做比一般人更多的贡献。他们还说学校教会他们做绅士的礼貌礼节,其中包括对待穷人不能嗤之以鼻,不能做贬低他们人格的事。这些贵族学校里长大的孩子中,有一个从小就立志要去非洲帮助穷人,长大后虽然没有去非洲,但青年时期去了孟加拉国给贫民孩子当老师,中年后则回到伦敦东区为穷人孩子教书;另一个从小就关心政治的,长大后做了律师,业余时间则组织志愿团体从事志愿活动,为失去父母的孤儿们募捐集资。从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西方人的高素质并不是基因里天生俱来的,而是后天教育出来的。

美国学校的德育教育叫做Character Education,翻成中文就是品格教育。虽然大多数美国学校没有专门设置品格课,但学校里设有学生辅导员(counselors),专门为学生作引导工作,包括品格上的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正直品格的建立还通过社会学习,文学学习,通过社会活动学分,通过老师的日常言行身教等等来引导培养。美国学生品格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来自家庭,很多美国父母非常重视从小培养孩子正直的品格,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用自己的言行为孩子做榜样。比如奥巴马的母亲教育幼年奥巴马说:要成长为人,你一定要有价值观(If you want to grow into a human being, you are going to need some values)。她给奥巴马立了四个做人原则:诚实(Honesty),公平待人(Fairness),说话要直接(Straight talk),以及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Independent judgment)。

我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中国没有德育教育”,其实更确切的题目应该是“新中国没有德育教育”,因为中国学校的去人性化德育教育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的。中文网上近年来流传民国时期的小学课本,被人称为是上有信念,下有常识,不居高临下,不喊口号,无关君王权贵,体现民间真情的好教材。很多人说看了民国课本,不禁为中国现代教育哭泣,为中华民族的未来担忧。把解放前后小学课本做比较,人们立刻可以看到鲜明的差别:民国课本是人文教育,小学第一课从浅显易懂的做人道理学起,从怎样自重和怎样尊敬人学起,新中国课本则是奴才教育,小学生从毛主席是人民大救星共产党万岁学起;民国课本教育孩子值得崇信的是父母老师兄长,新中国教的是相信党崇拜毛主席。两个时期课本的前后对比,让人看到新中国后教育理念上的倒退和没有人性,而民国课本教给学生的理念则符合人之良知,近百年后也不过时。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其目的除了要让学生增长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人,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共产党改造后的中国教育在教学生做人这点上,可以说是彻底失败了。当一个国家培养出来的一代精英缺乏良知缺乏人性时,他们的专业知识再好,这个国家也不会有希望。

记得曾有读者说我谈民主太空,应该讲些中国具体怎么改进。虽然我并不认为阐述民主的好处是空话,因为不少中国人对民主仍然非常无知,但我也同意能讲些具体怎么改革很有必要。我这里就提一个中国改革的具体建议,那就是从小学到大学,彻底废除反人性的共产主义教育,去除教材中的党性内容,用人性思想教育孩子,不肯讲人权自由民主,讲儒家思想(挑精华讲)也比讲共产主义讲党性好一百倍(可悲的是,近百年前的民国课本,已经给孩子们教人道自由民主立宪的概念,近百年后却不能)。小学要废除少先队,不要再让孩子从小对着红旗宣誓说假话空话,教孩子从小学会讲真心话,从小学会自尊并尊重周围人,从最基本的做人常识,最基本的礼貌学起。这个改革并不难,并不直接影响维稳,可以是中国改革的最简单安全的第一步。

Tuesday, August 2, 2011

中华古文明值不值得后人骄傲

大陆人从小被教育,中国分为新中国与旧中国:新中国,天是明朗朗的天,水是明朗朗的水,领导没有缺陷,人民没有不幸,总之什么都好;旧中国呢?封建,落后,精英假仁假义,人民东亚病夫,文化更是糟粕,总之一无是处。到中文网站走一圈,嘲笑中华文化,贬低中华文明,谩骂孔子,消灭中医,甚至痛恨中文的言论比比皆是;国内一些亲朋好友去欧洲看欧洲古迹回来,便对欧洲文明佩服得五体投地,对中华古文明嗤之以鼻;某些中国学者也将中华文明贬低到在世界文明史上毫无地位的地步。总之,今天的大多数中国人在共产主义教育下,极度崇洋媚外,除了党不允许的民主制度,其他一切都是西洋的东西好,蔑视自己的祖先,看不起自己的传统,连从来没出过国门的人讲话也常夹带英语,更有不少人把现代中国社会的糜烂怪罪于几千年前的先人,荒唐可笑之极。中国一方面拒绝学习西方社会最好的东西-民主政治体制,另一方面却又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亦步亦趋地模仿西方的一举一动,结果不论是城市建设,还是个人特性,都变得不伦不类,本质依然非常落后,表像却半中半西,浮躁无根,让人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丑。

翻开西方历史书,中华文明被推崇在与中东文明,西方文明,印度文明等世界主要文明流派同样明显重要的地位。在世界几个主要文明流派中,中东文明与西方文明之间有很多前承后继相互交融的历史,而中华文明则由于地理位置距其他文明之遥远与隔绝,几乎完全是自创,完全是自己独立发展,有很明显的独具一格的特征,光是这一点,就很值得我们后人的骄傲。现代中国人除了山寨作假,有过什么自己的创造发明?只会东施效颦的现代中国人跟在西方人后面学了点科学,就自以为比古人强,就蔑视嘲笑自创了丰富文化遗产的中华祖先了。而且,现代中国山寨西方,还不懂得山寨个好东西,放着好好的民主政治制度不学,却捧着灭绝人性崇扬暴力的共产主义不放。是的,中华文明到了近代,输给了西方文明,那只能怪中华后人没有继续先人的创新精神,没有不断发展,变得固步自封,沉迷于保住皇帝的江山,拒绝学习其他文化的精华,是后人不争气,怨不得前人。只有没出息的后代才会把自己的不成功怪罪到祖宗的头上,抱怨祖先没有为我们后人创造准备好一切,却不想想自己生活在比古人优越开放得多的环境下,却没有能力创新,没有能力超越前人,这样的后人有什么资格咒骂前人。

我也是从小受共产主义教育长大,来美国前与大多数同时代中国大陆人一样将中华传统文化视为糟粕,我对中华文明的欣赏是来美国很多年后才渐渐开始的。下面列举一些最让我引以为豪的中华传统文化:

孔子和儒家思想:孔子在现代中国曾经被批倒批臭,到今天,仍然有不少中国知识分子将当今中国社会的问题怪罪于孔子,而其他受儒家思想深入影响的东亚国家和地区,除了共产党控制的北朝鲜,越南和中国,如今都已跨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行列。让我们来看看孔儒思想到底主张些什么吧。儒家思想最重要的两个字是“仁”和“义”。本人古文不好,加上从小被误导理解“中庸之道”的经历,变得不太相信中共知识分子对孔子的阐释,所以,我学孔子走了一条迂回曲折的路:先用英语材料起步,然后再做中文材料核实。“仁”的英语翻译是“humanity”和“benevolence”,“义”的英译是“justice”和“morality”,所以“仁”,“义”的现代解释就是人道和慈悲,以及正义和道德。另外,儒家思想中,诚实是非常重要的品质,“信”,“诚”,“廉”,这些儒家思想的关键词都与诚实有关。看看现代中国,掌控一切的共产党是最不屑人道慈悲,最不讲正义道德的,撒谎则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儒家思想早已在今天的中国大陆不复存在。儒家思想与西方现代价值观有许多相通之处,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被称为是人权的雏形,孔子的“中庸之道”可以通过民主政治来达成。当然,儒家思想确实有局限性,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的一家之言,有局限是正常的,后人应该取其精华,在其基础上发展超越。

汉语方块字:中文方块字在普遍罗马化的世界文字林中独具一格,与众不同,可以说保留了最多的古代文字风格,又已经发展成适应现代社会实用的一个文种,是世界文化的瑰宝。读书时碰到很多国家的留学生(比如印度),说在自己国家科学是用英文教的,而我们中国学生不管是数学还是物理化学都是用自己的传统语言-汉语学的。与英语国家的学生相比,中国学生的科学基础知识一点也不差,说明汉语完全能够适应现代社会,我们应该为此骄傲。有不少人把中国人思维缺乏逻辑概念简单归罪于汉语,那实在是因果倒置。语言不过是一个装载思想的工具,人有思维在先,创造语言在后,是人创造了语言,人的思维控制语言,而不是语言控制思维,只要你有那个思想,就一定能发明出词汇语言来表达它。中国人应该从西方人那里学习思维方式,而不是鹦鹉学舌,人家讲英语,我们也讲英语。另外记得过去还有人说汉语方块字不能适应计算机时代,因为难于打字,如今有了谷歌中文软件,中文打字几乎和英文打字一样方便了。我衷心希望中文方块字的文化特色能永远立足于世界文字之林,这个世界要多彩不同才更美丽。

中华传统建筑艺术:如今中国城市建筑风格已经完全西化,连新建的乡村民宅也不再有传统文化特色,中华传统建筑文化正在迅速从中国大地上消失,非常令人惋惜。在西方住久了,每次回中国,看到中国传统建筑,总觉得特别美。比如杭州西湖周围的那些亭宇祠庙楼塔,杭州西郊西溪湿地保留的浙江传统民宅,京杭大运河上的古拱桥,都让我觉得美得不行,反映了我们中华祖先有品位的审美设计和优秀的工程设计,而且与我们中国人细眼柔和的长相非常相配。说实话,与欧洲那些富丽堂皇的古建筑相比,在我眼里,中华传统建筑不论是从美学角度,还是从设计角度看,都一点不比别人差。

中华饮食文化:这点不需要我做多少解释,大多数中国人都会同意。中华饮食的优点除了味道鲜美外,还相对来讲比较健康。据说美国华裔人的平均寿命比平均美国人的寿命长得多,原因之一恐怕就在于饮食习惯。

中医:中医对抗西医,就像中华文明对抗西方文明,属于失败的一方。如今绝大多数中国人生病,第一选择恐怕是寻求西医,西医不行了,才看中医,我也是这样。本来我是不会特意把中医单独提出来自豪的,但最近在中文网上听到不少咒骂中医,主张消灭中医的声音,让我看到了又一个中国人跟在西方人后面学了那么几天,就盲目崇拜西方,看不起自己祖先留下的遗产的例证,所以特别在此把中医列为令我自豪的中华文化遗产。道理很简单,第一,中医是中华先人自创的,在封闭的古代,是中国人唯一可以依赖的医疗手段,我们这些什么也没发明创造过的中华后人没有资格看不起先人咒骂先人;第二,中医到今天仍然有价值,仍然对西医有互补作用,有很多病症西医目前还无法治疗,甚至不理解,其中有些病症中医却可以轻易治愈,有些病症用中医治疗,副作用比西医小得多;第三,说某种中医方法不适用于现代社会,也要做足够的研究拿出足够的依据来证明,而不能仅仅因为与西医结论不同,就认定是糟粕,西医发展到今天对人体的认识依然非常肤浅,其自身还有很长的进化之路,远不是绝对真理。当然,中医也承待后人去伪存真,有些庸医招摇撞骗不等于是中医本身的错,后人需要在继承先人遗产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知识去提炼精华去发展提高,让中医为人类的健康提供更好的服务。

Sunday, July 31, 2011

动车事故能敲响专制的丧钟吗

这次723温州动车事故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普遍民愤:人民要求公布死亡人名单,调查公布事故真相,甚至有人要求撤销铁道部。在民愤的压力下,铁道部部长迅速被撤职,电视台记者陆续开始发问了一些大胆的问题,国务院也号称要做透明公开的事故调查。能公布所有死亡人名单,电视台不再躲避报道事故新闻,国务院至少口头表示顺应民意,能做这些,总比连死亡人数都隐瞒,电视台避开不报道,国务院连个态都不表要好。不过,就算公布了死亡者名单,就算造成动车追尾的原因有个官方调查结果了,就算铁道部部长换人了,甚至铁道部真的被取消了,那么又如何能保证这样的事故不再重现呢?有人说铁道部部长换人是走了虎豹又来了豺狼,我说说得太对了,只要制度不变,再换部长也没用。除了铁路,又怎样保证高楼的安全?怎样保证桥梁的安全?怎样保证核电厂的安全,怎样保证食品的安全?等等等等。中国三十年来不惜代价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一旦真的调查起真相来,一般人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听了恐怕会受不了。我有一位小时候的邻居,现在在省级设计院工作,掌管建筑审批,说是活得很胆战心惊,因为头头拿了贿赂,总是让他在审批时做手脚,好让建筑商偷工减料。他说不知道哪一天被揭出来,或出了事故,自己的命就可能难保,他母亲则建议他把领导说的话都记录下来,以防万一。这样的事在中国恐怕是汪洋大海中的一滴水,在今天的中国,人们为了钱,为了GDP,根本不把生命安全当回事,事故隐患处处埋伏,灾难的发生是早晚的问题,落到谁头上就全看运气了。中国目前的畸形制度,实际带来的是政府人民双输,多少政府官员也活得战战兢兢,不知哪天那个斧头掉下来,砍的是自己的脑袋。



这次动车事故的发生再一次说明专制下的高速发展并不会真正带来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一个为夺江山保江山而执政的党做事只能从保江山的角度出发,人民利益,人民生命都要为保江山让路。中国共产党从延安时期开始,每一个行动每一个方针都是以获得权力为目标,建国前是不择手段夺取权力,建国后是不择手段摧毁一切社会力量,把一切权力牢牢地集中在党的手中,使党在中国拥有绝对的权力。绝对的权力必定带来绝对的腐败,中国社会走向腐败堕落是必然。



要保证一个国家的各项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是以人民需求为基础,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发展,而不是不惜一切代价的大跃进,不建立民主政治体系是不可能的。一个国家的政权,需要被监督,被制约,需要每几年就面临被人民颠覆的可能,这个政权才会在做事时以人民利益为重,处理灾难时才能以救人为重,以吸取教训以防再犯为先,而不是能瞒则瞒,以保乌纱帽为要。而只有民主政治体系,才能保证政府的权力真正被制约被监督,才能使政府的颠覆更迭不需要通过暴力流血通过社会动荡来达到。民主政治体系不仅对人民有益,而且是政府人民双赢,政府官员干得好受到人民的真心支持真心敬佩,而不是靠维稳强迫人民唯心说政府好,干不好干不了,当个平民百姓日子也不差,不必为自己干了什么对不起人民的事而胆战心惊。中国政改越早进行,人民付出的代价就越小,政改的阵痛就越短。中国人民还要付出多少代价,中国还要经历多少次灾难,才能让共产党统治者良心发现,让统治者终于承认不政改,国家将走向灾难,人民连生命安全都难以保障?中国人民是世界上最有忍耐力的人民,对政府逆来顺受有着超强的能力。关键是忍耐只会使政府更堕落,放弃基本人权只会使自己最后连动物式生活都保不住,连生命权都难以保障。连死了多少人都不得而知的四川大地震,不了了之的毒牛奶事件,烧死五十多人的高楼大火最后却只惩罚了违章施工的民工,动车事故后匆忙掩埋车头,除了这些,不知还有多少被隐瞒被和谐的事故真相,中国人民要忍受多少灾难后才能达到忍耐的底线?这一次动车事故能为中国专制敲响丧钟吗?

Monday, July 25, 2011

从邓文迪谈亚裔女爱嫁老头之偏见

不少西方人对亚裔女有一种偏见,说亚裔年轻女人爱嫁又老又丑的西方男人。这几天,邓文迪救老公默多克之举把邓文迪推到了西方媒介花边新闻的热点镜头上,同时也把亚裔女嫁老头的具体形象推到了西方媒介的前台。看着又漂亮又能干的邓文迪,一脸幸福地挽着比自己大三十八岁的老丈夫的照片在屏幕上不断闪过,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中国(亚裔)面孔上西方媒介花边热点新闻的机会不多,好不容易有一个,还是个年轻亚裔女嫁西方老头的例子。这一阵热闹过后,那些对亚裔女本来就有偏见的西方人恐怕更是偏见得到证实得到加深了。

其实任何文化中都有年轻女嫁老头的例子,比如最近新闻上就有一个五十几岁的美国电影明星娶了一个十七岁的白人女,但是,确实亚裔年轻女嫁老头现象比西方女普遍得多。而在亚裔女中,中国人还不是最糟的,据说菲律宾女和泰国女嫁老头最甚。记得曾经看过一个电视调查节目,说不少西方糟老头,专门去泰国找年轻到可以做孙女的泰国女孩,手牵手在泰国大街上走,也不会招人侧目。

人都说男人喜欢年轻女人,其实正常的女人一般情况下也是不喜欢比自己大很多的老头的。老男人要找比自己小得多的女人,就必须靠身外条件吸引,比如有钱有权或有社会地位,让小女人看到有改善女人地位的大潜力。看电视相亲秀“非诚勿扰”,有时上来一个长相苍老的男嘉宾,主持人问灭灯的女孩们为什么灭灯,不少女孩回答说,像大叔,不喜欢。这些女孩的反应非常正常,体现了她们自尊心强,对爱情中的感情成分要求高,不把爱情看成仅仅是物化的筹码的品格。每每听到这样的回答,我心里都会禁不住为这些女孩们微笑,对这些女孩多一份尊敬。那么什么样的女孩会愿意嫁大叔大爷级男人呢?一般是贫穷,自尊心低,不贫穷的则是因为懒惰,把色相性作为交换的筹码以改变自己的物质或社会地位的女性。嫁老头的年轻女人大多来自落后贫穷地区,来自女性地位低,女性被物化的社会。比如同是中国女,已经在美国的中国女嫁老头的几率就比在中国的中国女低。我个人在美国认识的嫁西方男人的中国女中,没有一个嫁给超过十岁的老男人的,反而有不止一个嫁了小她好几岁的西方男人。但回国就可以看到不少傍老头的中国年轻女。我去西藏旅行时的租车友-一位西班牙退休外交官,就与一个小他三十岁的中国女结了婚。记得有一年回国在中央电视台节目上看到一段“爱情”故事,介绍一位来自硅谷的年近五十的美籍华裔男人与一位来自贵州的漂亮到可以做模特的刚二十岁女孩的曲折“爱情”经历,让我哭笑不得,这哪是什么“爱情”,分明是一方交色相,一方给美国绿卡的交易,居然国家级的中央电视台也能把它当成是“爱情”故事来歌颂,可见国内人观念的落后。著名嫁老头中国大陆女除了邓文迪,还有嫁给祖父级老爷爷杨振宁的翁小姐,嫁给香港大伯的伏明霞,这么多著名的大陆女嫁老头,大陆女的名声可以直追泰国女和菲律宾女。

在今天的美国,找年轻女人的老头会受到很大的社会压力,我一位中国女友曾拍拖一位大她十三岁的西方男,可是因为西方人长相比亚裔人苍老,据说有一次在party上被美国人当面评论说他们看上去像是父女,很让那位白男下不来台。我还曾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段故事:一位六十岁左右的美国男人去中国工作时接识了一位三十岁左右的中国年轻女同事,说是两个人都坠入情网。这位美国大叔回美国后,与自己原配妻子离婚,与那位年轻的中国女子订婚并将她接来美国。这位大叔的两个女儿觉得父亲找了个比自己孩子还小的女人做妻子,给家人丢脸,也有利用发展中国家女性地位低之嫌疑,而那位中国女子不过是想借婚姻机会来美国,否则怎么可能爱上一位可以做父亲的男人。总之,女儿们给了父亲很多的压力,还闹到电视节目上去,最后美国大叔在难以承受的压力下,面对着以揶揄表示不赞同的节目主持人,大声反对的孩子们,和场下观众的犀利目光,不得不表示要与那位中国女子分手。

一个社会里年轻女嫁老头的多少反映了这个社会的发达程度以及这个社会里女性的地位,中国城市女性在中国社会里的地位在亚洲国家里恐怕不算是最低的,但在今天一切向钱看的时代也越来越面临被物化的局面;而对那些来自乡村或偏远地区的中国女性来讲,不要说今天,就是在当年所谓“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时代也没有能够摆脱过被物化的地位。在亚洲国家中,日本,台湾,韩国,香港,新加坡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年轻女嫁老头的例子就少得多,所以女性的地位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达不发达的标志。但愿中国社会能早日真正走向发达进步,女性能真正摆脱被物化的地位,但愿像邓文迪这样嫁老头的中国女性会越来越少。

Thursday, July 21, 2011

原赵紫阳秘书-鲍彤谈中共(摘要)

《中国新闻日摘(CND)》今天刊登了一篇《动向》杂志2011年7月采访原赵紫阳政治秘书-鲍彤的问答录。下面是采访问答的几段摘要:

问:中共正在铺天盖地九十大庆,你曾经在中共决策核心工作过,请你谈谈你对中共的观察。

答:就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列主义”开始吧!毛泽东这句话,说明中共是从俄国进口的,…。毛泽东喜欢把马克思主义挂在嘴上。其实,马克思主义千条万条,能打动毛的只有一条:“造反有理”。这是毛自己说的,我相信这是真话。但“造反有理”这个东西,说穿了,是中国的土产,《水浒传》里的好汉管它叫“替天行道”。

我看中共不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党,它是一个为权力而斗争的党。没有政权时,它最大的欲望是造反,不择手段,夺取权力;有了政权以后,它最大的欲望是维稳,不择手段,保住权力。

问:毛泽东的共产党是靠什么上台的?


答:一靠日本侵略,二靠国民党不争气,三靠不择手段的纵横捭阖——这东西并不神秘,翻开通俗演义《东周列国志》之类,就有许多“超限”的“战略战术”。对毛泽东,勾心斗角比马克思的书实用得多。

毛泽东这个政客,没有道德,食言而肥。白纸黑字的诺言,给中国以民主,给农民以土地,给知识分子以自由,让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好话说尽,一条也没有兑现。最后的结果,中国得到的是独裁,农民分到的耕地得而复失,知识分子得到的是不准开口,民族资本被消灭,…。

问:翻云覆雨的“土地改革”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答:起了欺骗作用,欺骗了农民。对农民是个骗局,农民得到的是零,被共产党耍了。但对共产党,起了天大的作用。第一,骗得了农民的拥护,从而打败了蒋介石,夺到了统治权。第二,通过斗争地主,在全国范围内显示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党的威风。第三,通过农民这个中介,顺顺当当,把全国的土地,第一步转化给农民,第二步转化给政府,从此归各级党委和大大小小干部支配。

问:毛泽东翻云覆雨,把全体农民害苦了。


答:是的。毛泽东不是农民的大救星,而是农民的大灾难。如果毛泽东就此住手,中国人也许还能少受一些苦。问题是毛泽东野心包天,非要当社会主义阵营的“头”不可。於是,大跃进,於是,饿死了几千万农民!於是,就有杀刘少奇等反对派以灭口的文化大革命。所以文化大革命的基本口号自始至终没有变化过:“谁反对毛主席就打倒谁”。中国就是这样被毛泽东沦为人间地狱的。所以,我完全赞成茅以轼先生的文章,他的意见是正确的。

问:您认为对共产党的历史应该怎样概括?


答:我想首先应该打破两个迷信。中共1949年以前的历史,只对共产党掌权不掌权有意义,对老百姓不见得有多大意义。曾经有人说,“建国有功。”这是一种不加分析的迷信。首先必须分析,这个“国”给老百姓带来了什么,然后再下结论。所以,不必急於给1949年评功摆好,称它为“解放”。如果她真的给人民带来了“解放”,当然值得我们热烈庆祝;如果她只给统治者带来了权力,老百姓就完全没有必要跟着兴奋。

经常有人条件反射地说,1949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不符合历史。据我所知,中国人民站起来,是在1945年。当时,联合国成立,中华民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当时列强对华的不平等条约几乎全部废除,唯有苏联例外。…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有苏联管理中东路和它在新疆有採矿权的条款,是新的不平等条约。所以,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应该说,中国人民站起来是在1945年,而不是1949年,至於1949年和1950年,那是蒋委员长领导我们中国人民站起来之后,毛主席又领导我们重新跪下去了。

问:好多人在谈“崛起”……


答:你是在讲经济起飞吧?…不要忘记“中国模式”不仅能够集中力量办好事,也非常善於集中力量办坏事。在这里,别的我不再说了。它已经永远糟蹋了三峡,我不知道下一个受难的对象将是哪里。对这种心想事成,轻举妄动,一呼百应,无人负责,“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模式”,我非常恐惧,不敢不担忧。

问:您对中共未来的领导人有什么希望?


答:我对他们抱着极大的希望。只要一息尚存,我会竭尽绵力,和全国同胞一起,向未来的领导人施加压力。我认为,向领导人施加压力是公民不可推诿的天职,歌功颂德无异于引诱他们堕落。一切领导人,只有在压力下,才能不懈怠,才能不腐败,才能有动力,才能有进步。

Tuesday, June 7, 2011

中国制度:一个畸形的四不像

中国现今制度是一个奇怪的组合:统治一切的执政党名叫共产党,可是今天的中国可能只有疯子才真正相信共产主义;国名是人民共和国,实际是共产党专制天朝,人民不过是需要时竖起,不需要时丢到一边的幌子,更没有什么共和;自称是社会主义国家,但经济制度如今走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相结合的道路,而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成分-国家为人民生活提供社会主义保障则从来没有在中国真正全民实施过,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六十年没有享受过一天社会主义保障,不论是衣食住房,还是医药教育,政府从来一概不管,政府给城里人提供的社会主义保障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中也逐渐减少。这样的一个畸形的四不像制度被中国政府称之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

让我们来看看共产主义,专制,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各有什么好处与坏处。

共产主义的好处和坏处很简单,好处是共产主义世界很完美,坏处是那纯粹是人类幻想,是乌托邦,正常人到今天应该大都已经得出共产主义是天方夜谭,不可能实现的结论。如今世界上仍然信仰共产主义的人恐怕少而又少,中国的几千万所谓共产党员在入党时宣誓“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其实都在撒谎。共产主义和专制本来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因为世界上所有的共产主义国家都沿用共产主义国家的始祖-苏联的模式,走铁拳统治的道路,在西方人眼里共产主义就等同于专制。而中国共产党与其叫共产党,还不如叫专制党更名副其实,因为中国几千万共产党员,从底层的普通党员,到高层的政府首领,我相信没有几个真正相信共产主义的,但相信中国不适合民主只适合专制的却为数不少。

专制有没有好处?四川大地震后有人说专制救灾比民主制度快,这其实是只看一时炫耀表像,而不看最后实际结果。民主制度要被人民监督要被人民检查,救灾的目的是解救善后受灾的人民,工作必须做的彻底,从救灾到善后,从吸取教训到今后如何防范,一切都是透明的,要能够对人民有交代,不能偷懒欺骗,否则下次人民就不选你了。专制制度一切为统治者服务,救灾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添光彩,统治者一声令下,大批军队就去了,看着轰轰烈烈,但救灾和善后成果到底如何,除了统治者自我吹嘘,人民根本无法知道真相。事情过去,想要吸取教训,就有可能影响到统治者的地位,结果什么追究豆腐渣工程,什么讨论今后如何防范,说不让做就不能做,下一次大灾难来,还是几千几万的死人。专制制度的目的是保证统治者永远掌权,好处是统治者日子好过,不管干好干坏,只要手拿枪杆子,就稳坐皇位,永葆江山,坏处是人民拿统治者没辙,统治者再腐败再无能治理国家,人民也只能忍受,没办法推翻它,大多数人民的命运完全掌握在少数几个统治者手里。在专制制度下,社会问题都是用强迫的方式压制下去,从来没有从根本上真正解决,结果是这边问题压下去,那边问题又冒出来,社会积重成疾,一天比一天腐烂。专制虽然有时有利于专项发展,比如一下决心造高铁,高铁就通车了,一下决心筑大坝,大坝就起来了,一下决心让GDP大跃进,GDP就超日赶美了,因为专制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但专制做不到的是,把人民的生活真正搞好。而且由于不惜一切代价,专项虽然进步,结果却往往是得不偿失。

再来看看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国家统管经济统管分配,国家既管工厂里生产什么,田里种什么,也管人民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所以社会主义主要分成两个部分:国家经营经济和国家提供社会保障。社会主义的好处是国家提供社会保障,使得人民生活不受市场经济起伏的影响,有一定的稳定性;坏处是国家经营经济,人民收益是铁饭碗,干好干坏一个样,不利于经济发展。从新中国前三十年经济发展的结果可以看到,经济上全盘国营是一条饿死人的道路。中国过去称西方国家为资本主义国家,把世界分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这其实是很不准确的。西方与其说是资本主义国家,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民主国家,因为其本质是民主政治体制,资本主义只是其经济体制中的一部分。事实上,今天西方所有国家的经济体制中都同时含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成分,有些西方国家比如北欧国家,经济体制中社会主义保障的比重相当大。哪怕是最相信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美国,也有不少社会主义的成分,美国邮局就是国营的,自然环境保护也是国营,政府发放失业保险社会救济养老保险则是社会主义保障。医疗保障是另一个在大多数西方国家社会主义化的领域,美国据说是没有国家全民医疗保障的唯一西方国家。一个经济体系中同时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现代发达国家公认的合理经济体系,至于资本主义占多大成分社会主义占多大成分,哪怕同属西方阵营,各个国家也很不相同。

资本主义又有什么好处与坏处呢?资本主义的好处是以自由市场调节经济,以物质利益为动力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优胜劣汰,可以说是赚钱,发展经济的最好模式。但资本主义无情冷酷,一切以能否赚钱来衡量,所以需要有法律制度来制约,以防止资本主义为赚钱而不惜伤害人和社会或环境;社会上则需要建立一套社会保障系统(社会主义)来维持在资本主义竞争中暂时出局的人们(失业者)有最低生活水平,给无法在资本主义竞争中生存的人(老弱病残)以体面的基本生活,用国营方式来解救在资本主义竞争中不能取胜但又是社会必需的机构(邮局,医院,自然环境保护区等等)。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共产党统治下的中国式制度:共产主义口号喊了六十年,专制统治六十年,前三十年全盘国营经济,后三十年资本主义经济与国营经济混合,占人口大多数的中国农民六十年从来没有享受过政府提供的社会主义保障,改革开放前充其量也只能算一小部分人社会主义,大部分人是受国家剥削的世袭农奴,中国的城市居民前三十年曾经有过社会主义保障,后三十年逐渐失去社会主义保障,不管是中国的农民还是城市居民后三十年物质生活都有大幅度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共产党统治六十年来中国的唯一亮点,来自向西方学来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改革后三十年经济上的成功是资本主义的成功。中国政府总是用这个经济成功来标榜自己,其实这个成功是政府给人民赚钱自由带来的。中国人民是最能忍耐最肯干活的民族,向来对政府不敢有任何要求,只要不压制他们挣钱的权利,他们可以为挣一份生计,付出十倍百倍的血汗,中国这样一个畸形的模式放到任何其他文化中都不会取得这么大的经济成功。中国目前经济制度中的社会主义成分是以国营经济为主,以专制占有不平等资源为主,而不是像西方国家那样以提供社会保障为主。专制政府手里拿着枪杆子,霸占着土地,电力,石油等等国家所有主要资源,通过国营,使少数人占有更大的国家资源,其余大多数人得不到公平的一份。而在中国这个自称社会主义的国家里,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生活中的社会主义保障成分比被中国称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还要少得多。中国的所谓社会主义保留了太多的社会主义的坏处(国营),而中国人从来就没有充分享受过的社会主义的好处(社会保障)却越来越少。这样不公平的制度在中国能够得以生存,甚至近年来还越来越壮大,是因为有专制制度的保驾。

另一方面,虽然资本主义给中国带来了经济上的成功,但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和社会代价,可以说资本主义的甜头和苦头中国人民都尝到了。中国引进了资本主义,却没有引进相应的法律制约体系,人们为赚钱损害人损害社会,却不会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毒牛奶毒食品,环境被污染破坏,官员腐败,社会道德普遍低下等等都是资本主义不受制约的后果。对广大在资本主义经济下竞争的人民,中国政府也几乎没有提供社会保障体系,可以说这种向西方断章取义的学习使得中国人民为资本主义付出的代价比西方人民要大得多,使得中国人民在物质进步后不仅享受不到社会的进步,反而面对社会的日益腐败。

中国政府天天强调要走中国式的道路,说到底就是什么都可以西化,唯独共产党专制这一点不能改。中国的这个共产党专制制度一半是向苏联学来的,另一半是从中国皇帝那里继承下来的。苏联没有成功,苏联(俄国)自己都已经摒弃了苏联式道路,中国皇帝的统治方式更是老朽的笑话,连中国政府都不敢承认学习皇帝而需要躲藏在共产主义的面具后面。问题是,只要坚持共产党专制,中国社会今天的所有问题就没有办法解决,可以说一切都卡在专制这个瓶颈上:只要是专制统治,就不可能有真正独立公平的司法体系,因为独立的司法公平的法律就有可能动摇共产党的绝对控制,而没有独立公平的司法体制就没有办法制约资本主义的缺陷;同时,人民完全没有说话权没有决定权的专制制度可以明目张胆地助长社会主义缺陷,为少数人不公平地占有资源做保驾,可以大言不惭地自称社会主义,却又几乎不给大多数人民提供社会主义保障。要解决中国今天堆积如山的社会问题,只有政治民主化,使权力被人民监督,被人民约束,对人民负责。一个政权需要被约束被监督,需要每过几年就面临被人民推翻的可能,才有可能真正为人民服务,才有可能允许司法独立,才有可能在选择资本主义成分和社会主义成分时以大多数人民利益为重。而只有民主制度才能真正保证政府权力被监督被约束,才能使推翻政府不需要通过暴力流血和社会动荡来达到。政治民主化的另一个优点是给人民权利,也就给了人民责任,使社会进步变成了大多数人民的义务。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是因为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解放了人民的积极性,经济发展不再是由中央少数几个人来计划;中国要有一个好的进步合理的社会管理体系,就必须让人民参与进来,让人民自觉自愿地来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不是用中央红头文件来命令,由中央少数几个人来强制。就像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经济比中央计划经济有效一样,用民主政治来管理社会也比中央集权统治起作用。不管中国的统治者是否要把民主的道路称为西方式道路,这才是中国人民需要走的一条正确的中国道路。

Wednesday, May 25, 2011

在美国穿衣的轶事与心得

近二十年前我刚来美国时,中国的着装风格和西方差别还很大,一进美国校园,就明显觉得自己与美国女孩打扮不同。不过在国内时,我是个不在意赶时髦盲从潮流的人,穿着风格上刻意追求自己的特色,来美国后常常被人评论说不像大陆人。记得第一学期的国际学生party上碰到几位埃及同学,说我打扮像新加坡人,不知是褒是贬,更有不止一位台湾人说我像他们台湾人,不过在美国人的眼里,我则是打扮不够性感。记得有一次我做饭,腰里扎了个围裙,邻居老美看到了,说了句:Now you are sexy。那时刚来美国,还不习惯性感这个词,听了觉得怪不舒服的,不过也从此意识到自己的衣服大多宽松,不显曲线,与美国女风格颇为不同。

来美国前,听中国人传言说,美国人穿衣很随便,不讲究,去美国天天穿T桖,牛仔裤就行了。到美国以后,才发现其实并不如此,校园里外表看上去最随便不讲究的都是中国留学生。美国人穿衣服规矩多得很,运动时穿运动装,周末上街便装,工作时必须看上去职业,参加晚餐聚会舞会则要显得性感,去正式晚会又必须着正式晚装,总之不同场合穿不同的衣服最关键。美国大街上固然可以看到很多穿T桖,牛仔裤的男士,但随意中又有讲究,衣服质地要好,搭配式样色彩也有讲究,头发则都是干干净净,刻意收拾过的,女士们的着衣风格则人与人之间差别很大,既有穿着随便,T桖加牛仔裤的,更多的是穿着时髦,性感甚至华丽讲究,风格多姿多彩,并不是一律随意,当然一般没有人穿正装上街。等到了工作场合,穿着就要职业,不能太随便,也不能太性感,而去晚会,则一定要既正式又性感。另外男人穿衣要有男人气,要阳刚,女人则要显女性美,显婀娜,界限分明,不可以太中性,除非是gay。

如果说二十年前中国人着装风格与美国差别还很大,今天不少中国年轻人的着装则已经和美国年轻人没有太大差别了。我这几年面试了不少中国年轻一代留美毕业生,不管男女,几乎人人都穿着一套质地不错的正式套装(suit)来面试,与早期中国留学生的面貌大不相同。回想我自己当年做学生时,得到一个面试机会,根本没有套装,也舍不得为面试买上百美元的套装,穿着一件丝绸衬衫,一条及膝西服短裙,就去面试了。不过那身衣服虽然不贵,并没有妨碍我得到工作,现在想来,那时虽然没经验,但那身打扮也算合适。工作以后陆陆续续买了几套好几百美元一套的正式套装,却没什么机会穿。做工程师平时上班不需穿着太讲究,换工作面试,如果从上班地方直接去,不敢穿正装,怕同事猜疑。哪怕不是同一天上班又面试,有时也想,我既不是新毕业,又是工程师位置,犯得着那么正式吗?所以也是看情绪,有时穿正装,有时收拾整齐些就去了。以我面试别人和被面试的经验,穿不穿正装,对我这行工作机会似乎没有太大影响,穿正装去面试,对我来讲更多的是为自己找一个穿正装的借口和机会,因为平时实在没有机会穿。在公司饭桌上,讲起这点,几个年轻的美国工程师男同事居然也有同感,说觉得遗憾平时没有穿正装的机会。我那几身好几百美元的套装没有不甘愿,有了多年下来也没穿几次,最早买的一套裙装,还很新,裙子的拉链却早已拉不上,几年前捐献给了Good Will Store。正式套装对我来讲最派上用场的,就是去开会,尤其如果要上台演讲,穿着一身正式套装,自己都觉得精神,让人平添自信。现在开会,中国公司派来的人渐渐开始出现。记得两年多前参加一个会议,献讲者中有一位上海来的年轻女士,烫着卷曲的长发,穿着薄薄的一身花连衣裙,看得出精心打扮过,打扮得也不算难看,却让人觉得不符合场合。

现在我在美国生活了将近二十年,穿着打扮早已融入美国风格,再没有人说我像新加坡人,或台湾人,而是更经常被误认为是加州当地人,还曾在一个夏日party上被一个美国人坚持说像夏威夷人,非常有趣。不过我仍然刻意追求自己的风格,我认为一个人的打扮风格就是向世界说明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衣服的挑拣,搭配的选择,展示了你的品位,你的追求,和你的个性。比如,一个人是追求名牌高档,还是讲求实用美观,或者是有时高档有时实用,是严肃正规,还是轻松随意,或者是大胆娇艳,都是一个人内心审美要求的反映,不必人人相同。美国大街上,不管什么肤色什么体型,不管打扮的风格如何,人人都那么神态自如,觉得自己再正常不过,正是我最喜欢美国的地方之一。

注意穿着打扮既是为自己,给自己添自信,使别人对自己有好印象,也是为别人,说明你尊重别人,在乎给周围人一个怡目的环境。记得曾参加过一个颁奖晚宴,邀请信上写着要穿正装,去到晚宴,男士大多西装革履,女士则性感多彩,很是赏心悦目,但却有那么几个东方男士,穿着邹邹巴巴的卡其布夹克衫就来了,颇为煞风景,给本来一个很美好高雅的环境添了一份不协调。其实不需要你长得如何英俊,如何美丽,穿上正装就是一种气氛。天天穿正装,固然没必要,过分,但偶尔麻烦一次,给平凡重复的生活带来一些变化,在随意方便的日子外享受片刻高贵,也是生活的一大乐趣,可有些人就是不愿给自己一丝麻烦,不屑于给环境一丝贡献。

当年来美国读书时,随身带的两个旅行箱大多是衣物,因为听别人忠告美国衣服很贵(现在和中国比是倒过来了),一定要从中国把衣服带足。读书期间,除了到美国后买了一些牛仔裤和冬天的厚外套,大多穿的就是这些从国内背来的衣服。不过做学生期间我也曾血拼过一次衣服,听人说一家服装店关门,所有衣物十块钱一件大甩卖,听到消息后第一个周末没去,第二个周末去,价格掉到所有衣物每件三美元,结果买了一大堆长袖短袖T桖回来。毕业后到硅谷工作的第一天,公司人事处女科长带我去租车的路上,路过Valley Mall,科长介绍说那个mall是这一带最大的mall。上班后的第一个周末便去那里逛,正好新年后清仓大减价,硅谷商店里适合我们亚裔女的小尺寸衣服又多,又有钱了,抢购了不少喜爱的衣服鞋子,从此结束了节俭的学生生活,开始了漫长的shopping之路。记得那时每次买到一件满意的衣服,都可以高兴好几天,现在则早已shopping到麻木的地步了,再也不会有当年那种买衣服后的喜悦之情。

Wednesday, May 11, 2011

美国社会有没有潜规则

有人说:回中国工作,首先忍受不了东方潜规则,还是在美国工作简单,不需要潜规则,一切只要按纸上的规章制度办就行了。事实真是这样吗?

依我看,哪个社会都有潜规则,西方社会当然有潜规则,只不过中国人在这里,工作上大多只顾给人埋头干活,生活中也很少能与西方人成为真正的朋友,不管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公司里多为局外人,大多数人对西方社会潜规则茫然无知。西方人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又不是机器人,在西方,要成功人脉也很重要,不是一切都冷酷无情地按纸上规定办就行的。如果你想要在西方做一个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想要脱离只给人打工的地位,获得更大的成功,知道和利用潜规则就变成必须的了。比如,如果工作上想要升职做管理,懂得潜规则,会与人打交道,就变得至关重要,否则你工作再勤奋,技术再大拿,也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似乎不如自己的人一个个升上去,而你只能在下面默默干活。真当上了主管,更需要会理顺人脉,否则也会跌得很惨。讲一个真实故事,我认识一位女士,在中国读完大学后来美国留学,毕业后到美国公司工作,很典型的中国知识移民,但她的语言能力很强,说一口流利标准的美式英语,刚认识时,我还以为她是ABC。她原来是一个实验室的研究员,但内心不甘只做研究,一心想要做管理,学了些MBA的课,跳到一家公司做program manager。干了没多久,从顶头上司,到参加项目的其他组的成员,几乎人人都跟她做对,处处刁难她。她不明白,为什么她做的决定指挥都符合程序课本,纸上看来都再合理不过,那些人却总是挑刺,说她这有问题,那也有问题,拒绝合作。以我旁观者的观察,其实原因是她做事太没有人情味,不懂得理顺人脉,以为一切照章办事就可以指挥别人。她的这段管理经历,最后以被公司解雇而告终。事实上,任何一个正常社会都有潜规则,不可能一切都机械地按纸上规定办,除非人都变成了机器人,潜规则的存在并不是社会有问题的标志。社会有没有问题,关键是看这些潜规则有没有到了极度不公平,甚至邪恶的地步。我觉得中国社会里的潜规则就是到了邪恶的地步,连中国人自己都痛恨。另外,我觉得需要澄清的是,请不要将中国潜规则说成是东方潜规则,如今中国社会早已没有多少传统东方文化的特色,中国早已没有资格代表东方文化。中国这六十年四不像的畸形制度,使得今天中国社会里的潜规则,比起保留了更多东方文化的日本社会台湾社会里的潜规则,要腐败得多邪恶得多。

我自己刚来美国时,也以为在美国处理人事关系比在中国简单轻松,不管是在学校里做助教做课题,还是在公司里工作,似乎只要好好干活就行了,不必过多地考虑怎样与人交往。但随着在美国生活的年头的增加,遇到的人和事越来越多,越来越形形色色,对美国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我开始慢慢地悟出美国社会其实远没有我一开始看的那么简单,在美国生活工作也有很多人们没有大声说出来的没有在纸上规定的潜规则。比如,处理与老板之间的关系,有时就不那么简单。有人说在美国可以骂总统,但不能得罪老板,这是千真万确的。但在美国不得罪老板,与在中国不得罪老板,做法常常相当不同。在中国,不得罪老板,就意味着总是听老板的话,在美国,则不那么简单。有时你到底怎么得罪了老板,给老板留下了坏印象,自己都不知道,到了layoff的时候,才明白自己在组里的地位。而且这种困惑并不是只有来自不同文化的外国人才有,我不止一次听到美国人抱怨说不知道自己怎么就得罪了人,美国人之间的争斗也常常是明枪暗箭,一步不慎就可能结下了不可调和的怨恨。我工作的第一家公司,有两个directors,都是美国白人,不知为什么总是冤家对头,几乎只要在同一会议就必争论,每次争论两个人的眼里都透着愤怒的目光,但言词都文明,对当时初入职场的我来讲,就像一场好戏一样好看。这场争战的结果是,在公司一轮layoff中,其中一个director被裁。而这两位directors在我看来似乎都是不错的人,那位被裁的曾经面试我,据说给了我很好的评价,我进公司后对他的印象是一个技术上能干,为人也正直善良的人,而那位胜利的director后来做了我们部门的VP,对下属百般照顾,是一个好上司,他们之间你死我活的争斗让我这个外人琢磨不透。

如果你在美国公司里只是做一名最最普通的小组成员,大多数情况下,不懂潜规则,不会与人打交道,只埋头干活,也能生存,美国毕竟是一个让弱者也有生存空间的国家。但做最普通的员工,能发展一些与人交往,加强团队精神的能力,有时对工作也会有很大帮助。下面讲两个亲身经历,来说明学会与同事合作的重要性。

我曾经在一家美国人占大多数的公司工作,公司以工作轻松出名,进度总是放得很宽松,基本上每天八小时到点就回家,上班一天如果能干上四五个小时的活,就可以在会上宣称很忙了。当时有一个中国同事,属于技术上很大拿的,成天忙得不行,说是每天工作时间长达十个小时,而组里的其他美国同事都很轻松。这位同事在我来之前曾在我们组干过,我来了以后,老板和同事向我介绍小组历史时,从来不提他,不给他一分credit。后来我了解到他其实当时为组里干了很多的事,很多东西都是他打下的基础。但这位同事是个只埋头干活,不与世相争的人,有问题都是自己不声不响把它解决了,从来不麻烦老板,别人对他不公了,也大多以面不改色的态度当没听见没看见。后来我在组里呆久了,就发现,这位美国老板其实很愿意组员常与他交流,让他觉得自己是对大家有用的人,也很欣赏敢讲话的人,有了问题,就去他那里抱怨,如果他没有及时帮助解决,就再去抱怨,结果,从此以后,他不仅努力帮助你,还大会小会地表扬你。依我的经历,这位老板是一位很典型的美国人,喜欢别人与他多交流,喜欢tough,敢坚持自己意见,敢为自己利益讲话的人。

另一位中国同事是她们组里的技术领头,照理组里还有另外两个美国人,老板让她带他们,以分担任务。但她说那两个人根本就不行,结果三个人的任务,她一个人在做,天天忙得团团转,老板也不帮她,弄得她在背后成天怨气冲天。我发现中国人常常喜欢抱怨同事不会干活,而不懂得带动同事干活。我在另一家公司曾经带过一个技术员,工作有时干得不错,有时会出错,尤其是每当学一个新程序的时候。当时组里还有其他中国工程师,看他出一次错,下次就不敢用他,都是自己上阵。我每次如果他出错,就再教一次,结果一开会,我总是有最多的数据做展示,日子还过得最轻松,老板也看在眼里,赞扬我有领导能力。后来公司大裁员,那几位每天在实验室里比我呆得久得多的中国同事被砍,我却幸存下来。

我并不是来这里炫耀自己如何如何,在我来美国近二十年的经历中,也有过大大小小的失败,有时哪怕你没做错事,也难免碰到一个蛮不讲理的人,有时在一个公司起作用的方法到另一个公司则可能行不通。我分享这些亲身经历只想说明哪怕在西方,哪怕只是做小组普通的一员,会与人交往合作有时也至关重要。能够带动周围人(包括老板)一起干活,而不是只顾自己埋头苦干,可以既让自己的工作负担轻松,还增加你在公司里小组里的价值。如果想要做管理,那就更是必须学会与人合作,必须懂得如何理顺人脉,做很多没有在纸上规定的事,做潜规则下有意义的事,否则中国人头上那块玻璃天花板就永远难以顶破。

Tuesday, April 19, 2011

再谈海归海不归

在海归还是海不归这个问题上,海外中国人里有两种主要倾向,一种说出国吃亏了,看国内同学混得多滋润,多威武,我们远不如他们,只不过在美国给人干活,文化生活枯燥,事业单调停顿,仅仅是过一个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基本生活。另一种倾向是说我在国外有新鲜空气可呼吸,不必看党的脸色,可以自由上网自由说话,我很淡定,不在乎当官当长,不想干什么大事业,就爱过平淡的生活。我觉得这两种倾向都有让人理解的一面,又都有无奈的一面。我下面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论可能让两边的人听了都不爽,不过我说的是实话,有时,truth hurts。再说,不说这些实话,就得不到最后一段的结论。

先说第一种倾向。说在国外生活单调,不过是打工干活,确实如此。虽然大多数中国人在美国过上了小康的中产阶级生活,又有多少人可以在基本生活以外有更大的成就感?有多少人可以有自己能参加进去或者是与自己密切相关,自己真正在乎的当地文化活动?有多少人能够真正觉得自己是这里的主导者这里的主人翁,而不是旁观者,边缘人?国内的同学就不会有文化方面的苦恼,看奥运会时替哪方喝彩不会有困惑,也没有玻璃天花板来挡住前程,当领导做老板的机会比海外中国人多得多,主流电视屏幕上不会只看到长得和自己不一样的人。虽然国内人没有多少人权,但他们不会有这里是不是自己的家的疑问。不过话说回来,这些怀念中国羡慕国内机会的海外中国人,其实也很无奈,羡慕归羡慕,不管他们口头上说什么,等到具体一衡量,如果不是迫不得已,绝大多数人还是情愿在国外过枯燥平凡的边缘生活,也不愿意回中国,其中包括不少海归了又回游的人,否则就不会在这里听到他们的声音,而是早就消失在高墙的那一面了。我上一篇海归征文“为什么大陆人不像台湾人那样大批海归”发表后,万维博客主“草庐隐士”在我那篇博客后面留言说:“我曾经回故乡北京作过五六年的海归, 起因主要是遇到了职场的玻璃天花板,正好国内一家外企给我一个offer,连跳几级,便毅然海归了。但回去后不久立刻发现很不对劲,也就是博主讲的, 生活得不仅是‘更不开心’,简值就是气得‘七窍生烟了’!”。回国去固然有更多的机会,对中国人来讲更是回家了,做理所当然的主流主导了,但中国社会里连中国人自己都难以忍受的“中国”特色,却常常让人最后觉得情愿在国外过平凡生活也不值得去追求那些机会。

再说第二种以做海外中国人为自豪的,我觉得豪言壮语归豪言壮语,其实也是出于无奈。在海外只有淡定的选择,真想不淡定,又有什么机会什么别的选择呢?如果一个民族的人都不当官当长,国家的名人名流政要里几乎没有这个民族的脸孔,那在别的民族人的眼里,这个民族是不是会被看成是一个没有雄心没有作为的民族呢?会不会被看成是一个没有对社会负多少责任,没有为社会做多大贡献的民族呢?在西方民主社会,当官当长并不只是为个人成就感,更是为社会服务为社会做贡献,对社会负更大责任,尤其是公共职位。有人说,在国外的阳光和国内的权力两者之间,我情愿选择阳光。我也一样,情愿选择阳光,可是我们中国人为什么只能在阳光和权力之间选一项呢?我们为什么不能像美国白人那样,像日本人,台湾人那样,两样都有呢?为什么别人的孩子可以去追求他们想做的任何梦想,并且有成功的机会,我们的下一代却很有可能被剥夺走进娱乐圈或其他亚裔人在美国难以进入的领域的梦想呢?我是一个海不归族,我不以海不归为耻,因为选择一个最不坏的生活是人之常情,但我也说不出豪言壮语来。西方好还是不好与我们的贡献与我们的作为没有多大关系,我们充其量是在这里享受别人建设的好社会而已。

最近还发现有一个新倾向,就是有不少人嘲笑海归们,说他们大多是在海外找不到工作的人,或英语不咋样的人。其实那些找不到工作无奈海归的中国人中,大多数不是因为能力差,更不是因为自己不努力,而纯粹是时机运气。如果你正好在九十年代或二十一世纪初毕业找工作,赶上了美国经济蒸蒸日上的好时期,你就撞上了留在美国的大好时机。时过境迁,这几年毕业的人恐怕就不再有那么好的运气了。我们留在西方的海不归与他们相比,并不见得就怎样出色了,怎么高等了,只不过是运气好些生对了年头罢了,又凭什么去嘲笑他们呢?还有一个影响找工作的重大因素就是学什么专业,有些专业在美国好找工作,有些就很少有机会。作为外国人,一般来讲搞技术的相对比较好找工作,因为美国人大多数人不爱钻研技术,正好有让外国人填的缺口。学其他行业的人可能本身很出色,只不过美国没有他们可以填的工作缺口,所以也仅仅是机遇不同而已。西方经济今后很难再回到九十年代后期那样的兴旺水平,中国新一代留学生不管是愿意还是不愿意,越来越多的人必将面临海归的选择。这些回归的海归,不管是心甘情愿还是出于无奈,都是中国的福音,因为他们的回归可以减少中国人才的大量流失,改变中国出色的精英流落给别人打工干活的局面,对中国的未来是一件大好事。而且西方萧条的工作市场,让新回归的海归们不再像上一代海归那样,可以脚踏两只船,抱怨在中国没有归属感,随时准备退却。新海归们大多没有后路可退,必须在中国扎根,必须把中国搞好,必须寻找中国社会进步的道路。也许等这些受过自由世界熏陶的海归一代成为中国领导的中坚力量,民主的曙光就可以在中国升起,也许将来带领中国人民走上民主道路的人就会是这些主动或无奈海归的中国人。让我们停止去嘲笑这些海归的中国人吧,相反,让我们给他们最好的祝愿和鼓励吧,因为不管是不是他们心甘情愿的选择,这些海归们对社会的贡献都将比我们这些海不归大得多。

Monday, April 11, 2011

为什么说文化决定论是荒谬的

文化决定论在中国人中相当有市场。据说文化决定论还有不同的流派,有酱缸文化决定论派,还有高于酱缸论的“高尚”文化决定论派。酱缸论很简单,就是说中国文化是酱缸文化,中国今天的制度就是这种酱缸文化的产物。这一流派有一个颇为流行的说法,叫做: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估计是哪个名家的名言,反正我听到无数次了,而且引用的人语气里都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信气概。“高尚”文化决定论里的这个“高尚”是我加的,因为这一流派自称高于酱缸流派,甚至高于制度决定论派。“高尚”文化决定论者认为,先要产生高尚的文化,有了高尚的文化,一切问题就都好解决了,而且比有缺陷的民主制度还灵,能保证问题的最终解决。如何产生高尚的文化呢?那就是人民自己反思,自己对自己高要求,自觉地对社会负起责任来。不过,不管是“酱缸”流派,还是“高尚”流派,文化决定论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认为一个国家的制度是由这个国家人民的文化决定的,是从这个文化中孕育出来的,要改变制度,就一定先要改变文化。

文化决定论不能解释的是,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存在同一文化不同制度,比如东西德,再比如南北韩。就以南北韩为例吧,为什么同一文化,南边孕育出了一个民主政府,北面却孕育出了个独裁疯子政府?答案是因为历史原因加外力干涉,北韩南韩分裂自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北韩最终是在苏联中国的帮助下站住脚的,而南韩则是在美国的支持下生存下来。中国其实也一样,也许中国共产党政府的成立,不像北韩一样有一场中国抗美援朝战争那样明显的外力干涉,但中国共产党力量的壮大,是中日战争的直接结果,而中国的北邻-苏联对中共的帮助所起的作用也不容忽略。事实上,依我看,任何一个靠战争靠枪杆子上台的政府,都不能说是人民的选择,都不是由人民或文化决定的。

文化决定论的最大荒谬之处在于将文化与环境割裂开来,将文化看成是可以完全靠个人内心控制的东西。文化是什么?百度百科对文化的定义我觉得非常恰当,它说:“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就是说,文化是在一个过程中形成的,是人对社会环境的回应,是受社会环境控制的。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是历史,制度,和宗教等等一切控制人行为和思想的机制的反映,文化是结果,而历史,制度,或宗教才是原因。要改变结果,要使文化走向健康,就必须改变影响文化的机制,改变控制人行为思想的东西。事实证明,不是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制度,恰恰相反,是有什么样的制度,就有什么样的人民。这里再拿南北韩做例子,六七十年前,人民原来是同样的人民,但在不同政府不同制度的引导下,今天的南韩人民却与今天的北韩人民大不相同。南韩是民主制度,人民有普世权利,南韩人民的思想行为大多合情合理,撇开风俗习惯的不同,他们的思想,理念,以及行为和西方人没有什么根本性的不同;北韩呢?六十年封锁,六十年洗脑,人民的思想行为就愚蠢可笑,听到金主席的名字也要热泪盈眶,更不要说像南韩人那样爱抗议爱集会了。

另外,文化决定论的实质说到底就是否定普世价值论。文化决定论者认为,人或文化一定要好到一定程度,人民才能有普世权利。而且文化决定论要求人民在没有任何权利的条件下,先负起社会的责任来。一个人要先有权利,才会有真正的责任感。文化决定论者对人民提出了一个超人的要求,要求专制制度下的人民在没有任何权利的情况下,要像民主国家里有权利的人那样,对社会负责。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谁有权,谁掌控,谁就对那个社会那个国家的的好坏负责。中国当今社会的问题应该由谁来负责,就要看中国当今是由谁掌控的。中国显然不是人民掌控的,而是权力无边的共产党皇帝掌控一切,中国的问题就该由共产党皇帝来负责。

如果说酱缸文化决定论是一种消极命运论,认为中国人只配独裁统治,只配腐烂社会,那么自认为高级的“高尚”文化决定论则有它独特的幻想成分,这种撇开社会环境,要求人民自己拔高自己的理论,其实是一个乌托邦式的理论。如果人能够不受环境制度的约束,能够自我净化文化,还要制度改革干什么?民主制度不是目的,而仅仅是手段。这个世界上的人,不管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绝大多数人最终要的东西其实都差不多,那就是过一个有质量的幸福的好日子。民主制度被证明是一个最不坏的制度,能够让社会成为一个于大多数人有利的社会,让大多数人有机会过上好日子,因为它让权力受监督,让权力平衡,让权力没有铁饭碗。如果人能够自我净化,自我拔高,那还要什么监督,什么法律,什么选举?人只要自觉净化就可以了,没干好就自我批评,自觉下台,社会上充满自觉的好人好事,大家乐融融过幸福生活,省去一切法律政治,多简单,多美好?

当然我不是说中国文化不需要改变,如今的中国社会腐败猖獗,作假泛滥,人民普遍没有灵魂没有精神追求,被人称为“猪社会”,因为人民只能有动物式的物质追求,不能有高于动物的人的追求。中国文化里的问题固然有很多历史原因,但大陆人从小学鲁迅,从小批判中国文化,远比台湾人痛恨中国文化,远比台湾人重视改变自己的文化,但到头来,大陆社会却远比台湾社会腐烂,显然,中国人的思维出了错。中国社会今天的腐烂已经不是主要来源于传统文化,而是来源于今天的制度,因为台湾保留了比大陆多得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台湾社会却比中国社会健康得多。

我相信中国人都希望自己的文化能从烂泥坛中走出来,“高尚”文化决定论者的愿望并不脱离实际,关键是怎样才能改变文化。既然影响文化的机制是历史,制度,和宗教,那就要设法改变这些影响文化形成的因素。历史是没有办法改变的,鉴借其他国家的经验,宗教也并不保证国家的进步,而制度是唯一可以人为改变,又被历史证明对社会进步有重大作用的机制。当然我们不能幼稚地以为,一实现民主,制度一改变,文化就立刻变好了。制度只是一个工具,人民的成功,最后还是需要靠人民自己不懈的努力。但在民主制度下,人民至少被允许有健康的追求,被允许去负起责任来,文化形成可以开始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我近二十年前来美国时碰到的台湾人,他们的很多思想,与我们大陆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因为他们成长于台湾言论自由仍然有很大限制(比大陆还是好一个数量级),政治还不民主的时代。但如果你有机会与今天的台湾人交流思想,你就会发现,今天的台湾年轻人,思想已经与西方人没有什么太大差别了,台湾的民主历史让我看到民主也要有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渐入佳境的过程。

有人问,那你说说看,怎样来改变中国的制度,说实话,我也没有解决方案。要改变制度,在中国,是一个在今天看来似乎无法逾越的高山。看看周围那些从专制走向民主的国家,似乎都是运气好,出现了一个明君,东欧是因为出现了一个戈尔巴乔夫,台湾有一个蒋经国。中国的明君在哪里?也许中国要等到红卫兵一代退出中国的领导岗位?另一个可能就是有什么重大灾难性事件的出现,让中国人意识到这样拖下去,连动物式生活都不能保证。当然中国人不能消极地等待,今天的刘晓波,冉云飞,艾未未,以及其他所有为中国人民争取权利,为改变中国人思想做努力的人,他们为中国民主所做的努力和牺牲,虽然似乎难以换来今天的改变,但却很有可能在中国下一代领导人心中埋下变革的种子。

丢掉鲁迅这个没用的武器吧,中国人全民学鲁迅,全民批判自己的文化,已经批判了六十年了,为什么到今天中国人还是和鲁迅笔下的人差不多呢?为什么中国的社会甚至变得更腐烂呢?因为鲁迅批评的是果,不是因,要改变文化,就要改变控制人思想行为的东西,改变制度,如果不改变因,你又怎么能期望果会改变呢?

Sunday, March 27, 2011

漫话中国式谦虚与美国式谦虚

谦虚是东方式美德,一般中国人都认为西方人是不讲谦虚的。但我在美国生活十几年后,渐渐发觉其实美国人也讲谦虚,也讨厌自大的人,美国人常说be humble,称赞一个人时可能说他是一个modest person,讨厌一个人时则可能说因为那个人很arrogant。不过同样是谦虚,美国式谦虚与中国式谦虚无论是应用场合还是应用对象都非常不同。

中国式谦虚的主要形式是贬低自己,在东方文化里讲自己好是万万不得的。明明自认为有能力,但嘴上一定要说自己不行,明明觉得自己有十分能力,却要说成只有五分。另外要特别强调自己还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总之要把“我”尽量缩小,降低。中国式谦虚到了美国就不适用了,反而会被看成是没有自信,有时甚至是没有自尊的表现。不论是在美国申请学校,还是找工作,一定要把自己的优点大方大胆地说出来,缺点则能不提就不提,在不撒谎不制造事实的前提下,尽量拔高自己。比如公司面试时,如果问你过去的成功经历时,要把自己过去哪怕小小的成功自豪自信地说出来,如果只有五分成功,夸大成七分八分的成功也不为过。尽量拔高自己,不仅不会让美国人讨厌,反而会被看成是自尊,自信,有热情的表现。

那么什么是美国式谦虚呢?美国人最经常说“Be humble”的时候是当他们面对上帝或面对大自然的时候,在上帝或大自然面前觉得人之渺小,觉得人不能控制一切。我自己从彻底的无神论者到相信有超自然的神明存在而走过的心灵路程(见我“上帝存在吗”一文),就是一段走向谦虚的路程,承认自己不能控制自己命运里的一切,承认自己不能控制自己遭遇的一切,能够更心平气和地面对挑战,更心平气和地承认失败。如今我回过头去看共产主义无神论教育出来的人,觉得他们当中有不少人非常自大,自以为有枪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就可以理所当然地掌握别人的命运。当然,我并不认为所有的无神论者都是自大的,但无神论者里自大的人比例比较高。

美国人除了在上帝和大自然面前谦虚,在日常生活中也提倡谦虚,那就是当自己是强者时,不忘记关怀弱者的谦虚;当自己春风得意时,同情境遇不顺的人的谦虚;当自己做错事时,承认自己错别人对的谦虚;当别人通过才华和努力取得成功,对别人的才华对别人的成功赞赏庆贺的谦虚;当自己成功的道路上得到别人帮助时,不忘记感谢别人的谦虚。美国的富人一般不敢飞扬跋扈,名人不敢对崇拜他们的民众粗鲁无礼,都是美国式谦虚的要求所致。对普通人来讲,对周围人尽量多给好听的言词,不在境遇不如自己的人面前炫耀吹嘘自己的好运,不对地位比自己低的人无礼地指手画脚,当别人提出合理正当的建议时,能被说服,能甘心服从,在事业完成时适当归功于帮助过你的人,等等,都是美国人认为应该谦虚的地方。美国式谦虚与中国式谦虚的差别是,美国式谦虚大多不是通过贬低自己来达到(虽然有时也有),而是主要通过尊重别人赞赏别人来展示,大方大胆地说自己好,也毫不吝啬地说别人好,拔高自己,也不忘抬高别人,自己有主见,但也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与之相对照的是,中国文化一方面不能说自己好,另一方面对别人的称赞也给得吝啬,对有理的对方常常为面子而拒不认错。另外,中国式谦虚还与地位高低有关,一般是下级对上级或同级之间必须谦虚,地位高的则常常不屑于向地位低的展示谦虚。

说美国人谦虚大多不是通过贬低自己来达到,是指当你找工作的时候,或地位比较低比较弱势的时候。但当你比较风顺,比较好运时,适当地调侃一下自己,分享一下自己的弱点,分享一下自己也曾有过的不顺,尤其在别人面临不顺心时,这样做就会变成美国人欣赏的谦虚了。

要做到美国式谦虚,首先要在内心建立起真正的自信。一个真正自信的人才能够关心弱者,同情不幸的人,才有勇气在别人成功的时候承认别人好,在自己做错的时候承认自己错,所以要能谦虚首先必须有自信。有些表面自大的人常常是因为内心非常不自信,用自大来掩盖自己。这些人自然也不会谦虚,因为如果承认别人好,或承认自己错,就会更使自己的自信心受打击,而当别人受灾受难,则幸灾乐祸,因为可以让自己不自信的内在得到某种平衡满足。

要既自信又谦虚,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好自信与谦虚的平衡,谦虚过分了就有可能会被看成是不够自尊,不够自信,但自信过了头又可能会被看成是自大。自信与谦虚之间的平衡如何才能把握好,我认为最重要的几点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掌握判断是非的能力,真正从心底里建立起人与人平等的观念,摆正自己与社会宇宙的关系,因为我相信内在主宰外在,要建立坚固的外在技巧首先需要端正内在思想。我们要看到,每一个人都是有优点有缺点的凡人,你某方面能力再强,总有另一些方面别人比你强,你今天的运气再好,也难保明天不遭遇不顺;反过来,你有再多的弱点,也一定有上帝给你的独特的地方,有你独特的优点长处,你今天再不顺,只要不放弃努力,明天就可能会变好。自信就是看到自己的优点长处,看到自己的独特之处,哪怕我有缺点有弱点,但我并不因此比任何其他人低一等;而谦虚就是承认别人也有他们独特的优点长处,自己则有力所不能及的地方,我有对的时候,也会有犯错误的时候。

说到既自信又谦虚,我举一个中国式既不自信又不谦虚的例子。不少中国人在与西方人打交道时,常犯的错误是,摆不正与西方人的关系,不把西方人看成是与自己平等的,与自己一样有优点也有缺点的常人,而是把他们当成高于自己的人来仰视,也当成高于自己的人来要求。这些人在西方人面前先是过于自卑,然后发现西方人其实像中国人一样也会犯错误,心中偶像轰然倒塌,又把西方说得一钱不值,变得很自大。在他们的心里,对西方的要求总是远远高于对中国的要求,比如西方媒介有点问题,这些人就又舞红旗,又抗议的,中国媒介再谎话连篇也听而不闻,没意见,不生气,好像西方媒介必须像神一样不能犯错误,中国媒介做低级事则是应该。还有一种中国式不谦虚就是在正义公道面前,在成功的好榜样面前,死不认错,坚持错误的思维和行为,这点中国政府是自大不谦虚的中国人的榜样。

Sunday, March 13, 2011

大难面前令人起敬的日本人

这两天,电视新闻里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日本大地震大海啸的灾情,youtube上最受欢迎的前一百个录像几乎全是日本大地震大海啸实拍,前所未有。恐怕全世界的人都被这一场空前的特大灾难惊呆了,不少人甚至惊呼这场灾难是在预告2012年人类灭亡日的到来。

日本人面临的这场天灾确实空前未有,8.9级地震,再加上规模令人难以置信的大海啸,据说上一次同样程度的大地震与大海啸并发,是在公元前800年,就是说两千八百多年前。从无数不管是路人手拍的,还是专业记者实照的录像中,我们看到海啸横扫一切的威力,看到大地剧烈的震撼。可是,在看过这许许多多的图像画面后,最让我印象深刻最让我起敬的却是日本普通人在这场空前大难面前的气度和表现。在这样一场可怕的天祸面前,他们依然从容镇静,依然保持尊严,没有人群的乱拥乱挤,没有惊慌的大喊大叫,商店里,地铁站上,人们秩序井然,不给困难的情形添加更多的困难。服务人员更是在地震刚过去,就好象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全力工作,为大家服务。

一位正在日本东京留学的美国大学生在与日本人一起经历这场大地震后,感叹道:日本是这个地球上对灾难准备得最充份的国家,这是8.8级8.9级的大地震,是一场超常的大灾难,日本人以这样有尊严的(dignified)气度,以绝对文明的(civilized)表现来对待灾难后的结果,面对令人震惊的灾难,没有人抛弃秩序,没有人丢失文明,实在是让人赞叹,日本人自己应该永远为此骄傲。美国CNN台的主持人也说,我们这两天一遍又一遍地听到人们在说,日本人在灾难中是这样的有尊严,这样的文明,这样的有秩序,日本人虽然平时就是这样,但在困难的时刻,能保持这样的品质尤为可贵。

再看看日本政府方面,面对总是要做最坏打算的西方新闻人惊呼日本福岛核电站面临毁灭性崩溃,质疑日本政府是否在隐瞒真相时,日本驻美国大使不急不恼,从容应答,平和地解释为什么根据日本政府所了解的情况,可以判断核电站目前没有毁灭性崩溃的危险。这位大使虽然来自一个小国,却有着大国一样的自信心。当然这样的自信不是来自大使个人的技巧,而是来自日本政府是称职的政府,是要被监督,要被检查,要对人民负责的民主政府,有底气,有能力经受拷问质疑这一坚实后盾。

一个民族要获得别人的尊敬,靠的不是枪杆子,不是GDP值,不是手里鼓鼓的票子,不是花大钱做公关宣传,而是靠这个民族内在的素质内在的力量,靠国家和政府能够经得起严峻考验的底气。在如今这个任何大灾难都会变成世界范围实况转播的时代里,世界人民被人类面临的祸难震惊的同时,也窥见了那个国家人民的精神面貌,感受到那个国家政府的能力。这次世界各地人民在同情日本人遭遇的同时,也为日本国民的素质赞叹,对日本政府的质量留下深刻印象。记得有一位中国朋友曾经这样说:西方人过去根本看不起东方人,看不起东方文化,是日本奇迹才让西方人重视东方文化。我不知道他这一说法是否属实,但我自己就是多年前去日本东京旅游后,才从此重审东方文化。日本人这次面临了他们自二次大战后最严重的一次危机,但我相信,以日本民族的内在素质,以日本民族的内在力量,日本人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特大灾难,在废墟上重建起令世人羡慕的幸福社会,像日本首相所说的那样, “我们能够战胜这场危机吗?我们日本人过去克服了许许多多的困难,建立了一个和谐富裕的社会(a peaceful and prosperous society),我有信心我们日本人这次也一定能够团结起来,共同奋斗,战胜困难。”我这里把“peaceful”翻译成如今在中国流行的词-和谐,因为我认为日本社会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而不是只存在于口号中的假“和谐”。

Sunday, March 6, 2011

为什么大陆人不像台湾人那样大批海归

我九六年刚开始工作时,同行里的中国人大多来自台湾。但从九七年起,台湾同事便陆陆续续开始回台湾,二零零一年,我非常要好的一位台湾好友加入了台湾人海归的浪潮,搬回了台湾。到了二零零三年,台湾同事回台湾的比例已经相当高,剩下在美国的台湾同事大多为“老弱病残”,公司里的中国人被新毕业的年轻的大陆人替代。说剩下的是“老弱病残”是开玩笑,主要指剩下的大多是年纪大,想轻轻松松度日子,不想干事业的人。到今天,据说台湾年轻人来美国留学已经非常稀罕,美国公司里则已经很少能看到年轻些的台湾人,我第一家公司的七个台湾同事,如今只有一个还在硅谷工作,一个退了休,其他都回了台湾。我这些过去的台湾同事在美国工作时大多不过是普通的工程师,最多是工程师小组经理,如今在台湾则活跃在公司高层领导职位,而且不仅仅局限于技术领导职位,我认识的有两个做了著名大公司的市场开发主管,今天的事业与往日不可同日而语。

反观我的中国同事中国同学,在美国一起读书的同学好友中没有一个海归的,到今天,大多仍然是在美国公司里当个普通的工程师。十几年来前前后后一起工作过的中国同事也一样,大多既没有海归,事业上也没有什么大变化。我认识的远远近近的中国人中,只有五个海归的。一个是在中国读大学时的同学,在美国工作了好几年,但一直不满意华人头上难以顶破的玻璃天花板,与太太关系又不太好。后来在美国一家startup挖到了一大桶金,随即与太太离了婚,回中国开公司去了。如今已经在中国再婚,事业怎样不清楚,但他似乎是没有回美国的计划了。第二个认识的海归是在技术行会认识的一位同行,原来在美国一家公司做普通工程师,大约八九年前回中国做了家公司的VP,来美国出差时讲话都与过去不一样了,带着中国特有的领导人官腔,不过每次回美国都抱怨不喜欢中国,说最后还是要回美国。在硅谷的房子也一直没卖,打算将来回来住。第三位也是大学同学,原来在加拿大工作,后来去了台湾,又从台湾去了上海,而且是下决心把老婆孩子都带回了上海的。在上海工作期间,有一年我回中国碰到他,记得当时他告诫我说:千万别回中国来!不久后就听说他带着全家搬回了加拿大。第四第五个,是无奈海归的年轻同事,因为拿H1签证,2009年经济萧条期间被裁后,找不到工作,只好回中国,其中一个在中国工作了不到一年,在美国大学找了个博士后位置,又回到美国。我知道的中国人远的近的扳手指算算可能有接近一百个,只有五个人海归,两个人还没坚持下去,比例低得出奇。

回中国,觉得中国年轻人出国留学的热情依然很高;组里招工,拿到留美中国硕士博士毕业生的履历也仍然很多;另外,据说现在还流行中国父母把未成年孩子小小年纪就送出来留学。我在飞机上就碰到过一个瘦弱的中国高中小留学生,这么小就一个人出来闯荡,让人觉得怪可怜的。为什么经济突飞猛进,GDP超日赶美的中国,却留不住,吸引不回中国人?为什么中国人手里拿着鼓鼓的票子,却仍然竞相要离开中国?而台湾的GDP发展速度没有在世界上激起什么波澜,人民却乐意留在自己的家园里,悄悄地过上了好日子,不再在乎去美国。为什么?

因为中国虽然GDP上去了,但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国家,虽然不少中国人手中有了鼓鼓的票子,中国的生活质量却依然低劣。专制国家向来擅长于搞专项突飞猛进,一下决心搞原子弹,原子弹就爆炸了,一下决心造卫星,卫星就上天了,一下决心让GDP大跃进,GDP就超日赶美了。但专制制度做不到的是:把人民的生活真正搞好。当在中国最发达的大城市,一场普通的大火,消防队都没有能力扑灭,造成五十多人死亡;当毒牛奶事件爆发,最后却不了了之,到今天中国的老百姓也不知道自己喝的牛奶到底安不安全;没有大地震是上天的保佑,大地震来了,死它几万人,过后也没有任何改进,这样的国家,GDP再高,又哪来的生活质量呢?我每次回中国都很纠结,父母年纪大了,应该回去看他们,但每次到了那里又盼望着离开,因为在中国,出一趟门,空气混浊得能把人呛死,到处是灰尘,虽然有许多新造的高楼,但哪怕在最发达的沿海大城市,仍然随处可见脏乱差的地段,一点不觉得先进发达,逛个店,去景点转一圈都不是什么愉快美好的事。本来骑车15分钟能到的地方,现在开车也是15分钟,路上又多粗鲁没礼貌的人,还有不少沿街乞讨的老人。我问现在出门还要像以前一样管住钱包防小偷吗?家人觉得我不可思议,问这样的问题,说是现在可能比过去更糟了,责怪是农民造成了城市社会治安问题。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是中国贫富差别大,城乡差别大,农民没有平等待遇没有平等机会的必然结果。我每次回去不过是可数的天数,就觉得在中国再有钱活得也没质量。如果在那里工作生活,问题就更多了。整个国家管理仍然非常落后,靠政策命令靠口号管理,解决问题都是用“大搞”“大讲”的方式来对付,一阵风过去,最后其实什么问题也没解决。很多政府该管的事没人管,政府不该管的事却有庞大的队伍花大钱在管。社会道德风气低下,不管是在单位里,还是在大街上,或是日常办事遭遇中,都有很多气人的事,这恐怕是我那位海归坚持不下来的同学最痛恨的一点。政府的政策则朝令夕改,也没有什么公平合理可以讲,人民对未来根本没有信心,所以都把孩子送出来。

而台湾呢,我十年前去过台北,大街上,素不相识的路人相互礼貌相待,连出租车司机转弯急了些都会说对不起。记得在台北的商店里和饭店里,看到顾客与服务生总是彬彬有礼地交谈,不知为什么让我有一种他们不是中国人的感觉,因为我知道的中国人不是这样的。在美国的几个老年台湾同事现在每年都回台湾看病,因为台湾如今是全民医保,比美国都好了。记得当年读书时认识的两个自费台湾女生,一个父母是小学教师,我说小学老师就能支助你自费留学,她说是啊,不过只能上这个学费便宜的学校。另一个家里是乡下种葡萄的,却自费来美国学竖琴。那还是九十年代初的事,让人窥见台湾贫富差别小城乡差别小的一面。如今台湾人像日本人那样,在自己的家园里,在自己的文化里,乐滋滋地过着好日子,不再需要移民去别的国家做少数民族,去适应人家的文化,去给人打工。台湾在实现民主后迅速走进发达国家行列的例子说明,民主才是让国家真正走上发达道路,让人民真正过上好日子的有效制度。GDP数字再高也没用,只有人民真正过上有质量的好日子,才能吸引人海归,才能让国家出色的人才不再流失给别人打工,才能让人民在自己的文化里过幸福日子,不再需要去费劲适应不适合自己的文化,不会再被玻璃天花板限制住发展前程。中国大陆人海归比例低,并不是因为他们在西方生活得乐不思蜀,恰恰相反,大多数中国人在西方遭遇文化水土不服,事业发展方向可选择的余地也比在中国小很多,生活得并不那么开心,但回中国去,却会更不开心,只好将就着,过文化边缘人生活。

Monday, February 21, 2011

我怎样看写博引来的骂贴

万维网上有几个专业骂手ID,只要你写博批评中国政府,批评中国制度,提倡普世价值,他们就来围攻。我这里说的“骂”,不是简单的不同意你的观点,而是不讲道理的胡搅蛮缠,有时甚至是人身攻击,总之目的不是与你摆事实讲道理,辩论什么对什么错,而是要你闭嘴。我的博客中有百分之六七十是批评中国制度的,所以我的博客园地是这些骂手围攻的重灾区。我对这些骂贴的处理方式是不理不回答,如果走向淫秽了,就删贴,并向万维网管举报。我不敢说我对付骂手的方法是最好最明智的方法,但今天我来与大家分享一下我为什么这样做。

先说说我的写博历史。我来美国后差不多有近十五年几乎没有写过任何东西,书也读得很少,每年能读上两三本就很不错了,而且读的大多是英文畅销书,所以曾经以为自己中文可能早就退步了。第一次觉得想要写些什么是2006年去西藏旅游回来以后,想把自己的一些感受记下来,当时用英文中文写了两个版本。写完了,就希望有人能读,便把中文版发表在网上,受到了朋友亲戚的称赞,自己也觉得中文写得出乎意料地顺手。回想起来,我虽然大学读的是工科,但从小学到中学在班里一直是以会写作文出众的。记得高中时,最欣赏我的老师是语文老师,常把我的作文当范文在课堂里读,据说还惹得班里几个男生每次都小声嘀咕:“又是她,又是她”。不过,自从进大学后除了写信就基本上再没写过东西,自己也没想到这么多年之后,居然还能写。写完西藏游记,后来又陆陆续续把其他几次旅游经历也写了下来,放在一个国内可以看到的博客网站上,主要读者是我国内的亲戚。2008年到2009年,我又开始写一些对中国式观念的看法,但从那时起,虽然我的博客没有几个读者,却经常被删贴,最后只好放弃那个网站。来万维开博前,还尝试过在其他网站开博,但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2010年2月的一天,我在Google搜寻中文博客网站时,随便点了万维网站,当时万维博客正热的两篇博文引起了我的注意,一篇是吾丁的博客,一篇是星辰的翅膀的博客,当时读完就决定在万维开博(这两位作者一定没想到是他们的博客让我决定在这里开博)。开博一年来,我最尊重万维的一点是,万维虽然是一个商业网站,但网管不屈服于强大的中国政府,不因政治观点删任何博客。这点放到西方英文商业网站上也许不足以为奇,但在中文商业网站里,能将提倡普世价值观与歌颂天朝一视同仁,就已经很难得了。可惜的是,我现在写博,国内亲戚就无法看了。

那么为什么我爱写对中国式观念的看法呢?因为近二十年前,我的绝大多数观念就是典型的中国式观念。我在美国生活的这些年,并没有刻意去追求更新自己的观念,刻意去相信普世价值观,我是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慢慢开始了独立思考,渐渐改变了自己的观念,越来越被普世价值观吸引。如今回过头去看自己二十年前的很多看法,觉得非常可笑落后。我还发现,在西方生活的中国人里,像我这样观念发生巨大改变的人并不多,平时在与中国同事中国朋友交谈时,我意识到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在出了学校之后仍然更新自己的观念的,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我既理解中国式观念的由来,又比一般中国人理解西方式观念,又会写中文,我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也许可以给中国人提供一些思想上的启发,至少可以让中国人听到一种与小时候被灌输的观念不一样的看法。我不敢说我的认识都是对的,但我至少可以说我写的都是我真心想的。我不在意有人不同意我的观点,如果有人觉得我是在胡说八道,也没关系,不要读我的博客就是了。我又不像共产党,一定要全中国人民都接受我的思想,我也不是毛主席,有那个能力让亿万人都读我的语录选集。这是自由的美国加拿大,讨厌的不喜欢的就不要读,去读你愿意读的东西,哪怕你爱天天读毛泽东选集,也没人阻拦你。所以那些痛恨我的博客,却一篇都不落下,篇篇都来骂的人,其实都很不正常。像这些在我的博客后胡言乱语的人的博客,我从来不去读,我注意到他们有时把我的名字,或我博客的题目放在他们博客的题目上,但我为什么要自己找上门去读胡言乱语呢?我没无聊到那个地步。

这些不正常的骂手,我分析他们最有可能的是以下两种人。

第一种是心理严重曲扭的人,这样的人,或者是在日常生活里没有人愿意搭理交往的,或者是在日常生活里不敢露真相,只能躲在电脑后面发泄自己的不正常心理。问题是,在日常生活中,你如果发现他是这样的人,可以不让他接近你,他就没有机会伤害你;但在网络上,就很难,他可以一个ID被封了,再申请一个,下一个被封了,又来一个。而且他的杀伤力很大,一个人可以同时攻击好几个甚至数十个人,因为这是他的爱好,他没有其他事可做,因而乐此不疲。对这样的人,有时间有精力就删贴,没时间没精力就不搭理他。有些人心理承受能力弱,可能就因此不敢写了,对此我能理解,我刚开始碰到这样的人时,也很生气,觉得不可思议。但我认为,如果因此闭嘴,那就是让疯子让坏人赢了,正常人不应该因为一个或几个不正常的人叫得响,就放弃说正常话。想象一下在日常生活里,如果一个疯子对着十个正常人乱吼一气,这十个正常人就不敢说正常话了,难道不可笑可悲吗?我也幻想万维网站在技术上能提供更大的方便阻止这样的人,比如向博主提供blacklist功能,就是某个ID一旦被博主列上blacklist,这个ID就不能在这个作者的博客上发表评论,这样既不给正常人评论造成太大麻烦,又能有效地阻止骂手们到处扔垃圾,把这些骂手局限在他们自己的博客上,他有在他自己家里说话的自由,但没有污染别人家园的自由,不知技术上是否可行?另外,作为受害者,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不要认为他是针对你个人的,用英文说就是“Don’t take it personal”,因为他根本就不认识你,你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如果他其实就是一个疯子,去把他说的话当真,不是很可笑吗?而且你很快就会发现他不止在一个人的博客上这样做。

第二种可能性是,这些人是组织派来的代表,目的是要阻止某些言论在华语世界里传播。我注意到如果你批评中国政府,他们骂得格外凶,我同时还注意到,如果有人写博说中国文化是糟粕,中国人素质差,这些人反而没有意见,所以他们有意见的不是反华,他们不能忍受的是反共。另一个让我产生怀疑的一点是,好几个人,不同的ID,但手法都差不多,而且遥相呼应,好像是一个系统训练出来的,或者是一个人扮演好几个角色,总之,是要造成一种声势,把水搅浑。我偶尔也写几篇与批评中国政府无关的文章,他们会立刻有人出来鼓励几句,好像他们是万维的党支部,有权力决定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如果这些骂手真是组织派来的代表,我觉得也不必因此不敢写,国内有那么多生活在“伟大”的党的控制下都不闭嘴的人,我们生活在自由世界里,还不敢公开说些真心话,那么做华人不是就太可怜了吗?

不管这些骂手是以上两种人中的哪种人,我认为去答复他们去与他们辩论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打算和你讲理,你永远也说服不了他们。而且这是他们的爱好或工作,他们有的是时间跟你纠缠。所以想删就删,懒得删就不理他们是最简单最省事的办法。有精力,觉得好玩,去和他们辩论也无妨。

再说说我对删评论的看法。我认为,自己的博客园地,自己想删什么跟贴,就删什么,这是博客作者的权利。我有一次删跟贴,那位跟贴的读者反问说,你不是宣扬言论自由吗?怎么说一套做一套,删贴?我觉得这是对言论自由的误解。就像日常生活里,在公共场合,每个人的自由是以不妨碍别人的自由为限制的,你有人身自由不等于你可以随便做什么。当你进到别人家里,限制就更多了,如果我家要人脱了鞋才能进,你不能说,美国是自由社会,你凭什么要我脱鞋?我要你脱鞋才能进我家,你可以有两种选择,一个是脱了鞋进来,一个是不脱鞋,也不进来,你我都没错。言论自由是指你可以写你的博客,我可以写我的,我们开博时都同意遵守万维的规矩,只要我们没有违反万维的规矩,那么,我们愿怎么写,持什么观点,都可以自由发表。你到我的博客来,这个博客就有点像我的家园,我可以什么跟贴都不删,也可以根本不让人评论,或者挑某些人允许评论,或者挑某些评论允许发表,这完全取决于我自己立什么规矩,同样你也可以在你的博客立你的规矩。我大多数时候不删贴,说实话主要是因为嫌麻烦,也觉得没有非删不可的必要,而不是要给那些人在我这里胡言乱语的自由。以我的博客的内容,如果看到骂贴就删,够我忙的,而且我也不愿意乱删,要读了再决定删不删,那我还得花时间去读完他们的贴,我对评论大多是读个开头就决定要不要读下去,要不要回答,不想读的,长的不知他们说什么,短的瞄一眼就知大概,决定一下是不是坏到非删不可。

写这篇博客时,我意识到,我在万维开博已经整整一年了,万维有纪念开博的习惯,这篇就算是以一种奇怪的方式纪念我在万维开博一周年吧。我就不一一感谢许多支持过我的人,我只想说我要谢谢所有鼓励过我的人,我虽然对骂贴有一定的承受力,但更愿意听到合情合理的话,能听到鼓励和称赞就更高兴,人之常情嘛。我也挺喜欢万维什么题目都有人谈的热闹气氛,不管你是写回忆录,或是写政论,评论天下大事,还是晒日常幸福生活,贴菜谱,或是介绍当地风情,写游记,教英语,只要写的真实诉的真心或讲的合情合理,我都喜欢,让我有一个了解散布在各地的海外华人生活和思想的窗口。最后,我要特别点名感谢两个人,一位是多思,刚来万维时,他给了我很多帮助,另一位是兰冠云,给了我很多支持,还与那些在我的博客后胡言乱语的骂手们战斗,仗义执言。谢谢!

Sunday, February 13, 2011

三首超好听的王菲爱情金曲

王菲是九十年代在香港,台湾,大陆,和新马等华语地区广受欢迎的一位亚洲歌坛天后,她当时在日本也有一定的人气,还有一群自称为Fayenatics的西方歌迷(Faye Wong是王菲的英文名字)。王菲于1969年出生于北京,父亲是煤炭工程师,母亲是煤炭文工团的一位歌唱演员。母亲从王菲小时起就反对王菲参加歌唱活动,因为她觉得唱歌是一条很难成功的道路。不过王菲运气比母亲好,从少年起就开始出唱片。王菲高考时考上了厦门大学生物系,但她随即就随父母移居去了香港。在香港,先是做模特,后来通过一个参加歌唱比赛的机会走上了歌坛生涯。在香港歌坛打拼的最初过程中,王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功,但也遭遇了不少艰难,还被经纪人改名为王靖雯以听上去更像香港人。1991年,王菲毅然决定暂时退出歌坛,去美国纽约进修。在纽约,王菲说当她看到纽约街头各色各样的人,不论黑白胖瘦,每一个人的神态都是那么自如,个个都觉得自己再正常不过,她才突然发现自己在香港的几年丢失了自己,变得不再相信自己,总是任由他人来改变自己。一年的纽约进修生活,让王菲重新找回了自己。一年后,王菲回到香港,很快走上了超级巨星的道路。

王菲以为了爱愿意献出一切而著名。她1996年放弃舒适豪华的香港歌坛天后生活,回北京与摇滚乐手窦唯结婚,期间据说曾被狗仔队拍到王菲身穿T桖搭拉着拖鞋去胡同口肮脏的厕所倒痰盂的照片。她与窦唯结婚三年后离婚,育有一女归王菲带。2005年,王菲与现任丈夫-中国电影演员李亚鹏结婚后退出歌坛,在家做全职妻子全职母亲,现有两个女儿,包括来自前一段婚姻的大女儿,一直到2010年,才又重返歌坛,在大陆,香港,台湾重开音乐会。虽然王菲离开歌坛多年,当她2010年重返时,仍然受到歌迷们的狂热欢迎。

王菲早期的歌,大多迎合当时华语听众的口味,比较传统老派,而后期的作品则走向非主流风格,更有音乐独创性,尤其是她自己作曲的那些歌,有不少超级出色,今天听来仍然很前卫。我比较喜欢她后期的作品,比如歌集“唱游”,“寓言”,和“将爱”里,都有很多好听的歌。不过不管是传统还是前卫,只要她一唱,常常就变得好听,记得一首叫“明天我要嫁给你啦”的歌,其他歌手唱,我从没觉得好听,给王菲一唱,居然变好听了。下面推荐这三首,两首是比较传统抒情的,一首是非主流的,都很棒,我可以一遍又一遍地听,还仍然想听,真正的百听不厌。

这首“传奇”是王菲2010年在CCTV春节晚会上复出时唱的歌,这是一首不论是歌词还是曲调都非常美的歌,王菲天籁般的嗓音更是好听。据李亚鹏说这首歌是王菲复出音乐会上他最喜欢的歌,因为歌词让他想起他与王菲的爱情。我看过一段王菲与李亚鹏共同接受采访的录像,觉得王菲与李亚鹏之间的爱情非常真挚美丽,尤其是李亚鹏能将王菲的大女儿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爱来养,恐怕不是很多中国男人能做到的。



这首“不留”是王菲自己作词自己作曲的歌。曲调非常脱俗新潮,与众不同,绝对非主流,又超级好听,展示了王菲超群的音乐独创天才。歌词则反映了一个具有反叛性格的女孩的爱情,听了让我惊心。



这首“因为爱情”是王菲与陈奕迅合作的为电影“将爱情进行到底”配的插曲,李亚鹏在电影中饰演男主角。王菲唱歌自然又深情,表面听不是很大声,但却控制得很美,能让人感受到她很用心,是来自她心底的声音,很容易打动人。

Monday, February 7, 2011

中国电视相亲秀“非诚勿扰”观后感

我已经很多年没有看中文电视节目了,主要是觉得国内电视节目不管是娱乐性还是宣扬的思想都不合我口味。过去许多年,不时地有中国朋友向我推荐他们爱看的中文电视剧,每次我都看不下去,也不喜欢国内那些演员,自以为高雅的其实并不高雅,自以为酷的不过是痞,自以为正义的是在宣传一些落后思想。不过,不久前听国内亲友推荐,看了几集当今风行中国的电视相亲秀: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一看就着了迷,觉得不论是作为娱乐,还是作为了解中国当代年轻人生活态度的一个窗口,都很值得一看。这些真诚寻找爱情的年轻人们(我相信至少大部分人是真诚的),在电视上大胆地展示他们真实的一面,比国内的那些演员要可爱美丽得多了。过去一两个月内,我已经陆陆续续看了不下二十集的“非诚勿扰”,有不少感想,在这里与各位分享一下。


我觉得这个电视节目的成功与江苏卫视合理的编排,尤其是选择男女嘉宾时有品位的标准是分不开的。这些被选上电视的嘉宾们,虽然也许并不完全代表当今中国年轻人的平均或典型水平,我相信被选上的青年男女们或多或少还是佼佼者居多,但节目编导们仍然注意穿插进很多条件一般,相貌平平,有些甚至可以说是几乎没有什么魅力的平凡人,给这个节目既带来跌宕起伏的娱乐性,又灌注进与现实生活接轨的真实性,可以说是国内电视节目中少有的聪明的编排。如果选嘉宾时,全都选帅哥靓妹,或成功男加漂亮女,节目就会变成是展现一个做过美容手术的现实生活,失去真实性,失去让人牵挂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如果选的嘉宾们大多数都太平均,过于平凡实在,也会失去可看性,因为与现实生活的平凡完全一样了,人们又为什么要到电视上去再看一遍呢?江苏卫视的聪明之处就是既高于生活,选择的大多数嘉宾是或者相貌身材出色,或者性格兴趣独特,或者经济事业成功,总之是不太平均的佼佼者,但又不与生活脱轨,选择了一些各方面都不出色,就像邻家女邻家男一样的平凡人穿插于其中,使节目变得立体好看。


这个节目的另一个幸运之处是有一个出色的节目主持人-孟非。我对国内的节目主持人大多评价不高,过去还在国内时,记得国内节目主持人基本上是以嗓音好相貌堂堂为标准,如今虽然国内大多数主持已经上升到有文凭有专业知识的水平了,但很多人仍然是严肃的往往过于死板,搞笑的又过于俗气,孟非是我看到过的国内最有质量的节目主持人,因为他,我从此要对国内节目主持人刮目相看。孟非虽然相貌身材算不上什么大帅男,但他的言谈举动却透着男人的帅气,而且内在也帅,尤其是情商高,懂得理解嘉宾,尽量不让嘉宾难堪,偶尔调侃一下嘉宾也很得当,既幽默,又不失对别人的尊重。他也不怕直言表白自己对生活对社会的一些认识和主张,虽说我并不总是百分之百同意他的主张,但至少觉得他讲的话大多合情合理,也大多数来自真心,而不是像有些CCTV的主持人那样总是习惯讲假话套话。孟非还常常拿自己调侃,显示出他既自信又谦虚的品格。


“非诚勿扰”现场上还有两位孟非的搭档-乐嘉与黄菡,他们都是大学的教授,给男女嘉宾们提供一些对生活或爱情的专业咨询。虽然他们是专业水平,我倒觉得他们说的话很多时候还不如孟非说的合情合理,尤其是乐嘉,有些嘉宾说他不善良,我觉得不善良并不是他的真正缺点,而是有时对人对事评价不合理才是他最大的问题。当然这两位老师毕竟是专业人士,有时也会说出一些让人心服的评论。我对这三位主持和搭档最欣赏的一点是,他们都特别鼓励嘉宾们表现真实的自己,当有些嘉宾用做作的慷慨激昂来展示自己时,他们会或调侃,或直言相告来指出对方的不自然。挖掘和展示这些青年男女们真实的一面,可以说是这个节目的一大成功点,因为每一个人真实的一面才是他(她)最美丽的一面。


最后要谈谈那些勇敢地走上电视,展示自己,寻找爱情的男女嘉宾们,他们也是这个节目成功的重要一部分。那些勇敢的男生们,个个做好可能在亿万人面前被24位女孩全部灭灯的打算,放得下中国人最看重的面子,去面对24位厉害的女孩和电视机前的观众,真被全灭了,过后也绝大多数能坦然面对,还总结经验,让我们这些从他人的失败中获得娱乐的人不因此内疚,他们用自己的勇气为大家带来了欢乐。那些女孩们则几乎个个打扮时尚,伶牙俐齿,对自己喜欢什么样的男人也各有主见,见到自己喜欢的男生则敢于大方地直接表白,展示了新一代中国女性敢于大胆追求幸福的面貌。我不知道这些男男女女到底是否代表中国当代青年的大多数,但至少我看到了今天的年轻人对爱情比我们这一代人同龄时成熟得多而且也更多样化的态度。我是个相信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有进步的人,中国当今社会对爱情婚姻条条框框的束缚越来越少,这个节目中反映出来的现代中国年轻人情感观上的成熟,就是自由带来进步的例证。在男嘉宾中,我看到的最娱乐的一位是上海来的年轻的“翔总”。这位大概只有二十一岁的男孩,第一次上场时,穿了件老气的外套,肩上挎着个像女人才挎的黑包,眼带墨镜,颇为自信,对主持人孟非说朋友都说他长得像老板,称他为“翔总”。也许是他太自大,也许是他太年轻,也许是他肩上挎的那个包,总之第一印象,就被24位女生全部灭了灯,是我看过的集数里,唯一一位第一印象就被全部灭灯的男嘉宾,把我给笑翻。这位“翔总”后来又第二次来到“非诚勿扰”面对24位与上次不同的女生,这次他在包装上做了彻底改造,穿着看上去时尚得体,墨镜也拿掉了,形象帅气了很多,虽然最后仍然独自离场,但至少过了两三轮后才被全部灭灯,比上次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他还有机会展示了他性格中大方又搞笑的一面,他的两次上场,都是让人笑翻的高潮。让我最意外的男嘉宾是来自北京的一位胖子,外号“包子哥”。刚上场时,我想这么个大胖子,肯定很难有女孩会喜欢他,第一印象成绩不出所料,灯灭了有一大半。但看完他的基本资料,连我都向往起他的生活来。这位“包子哥”过去曾做过在一般人眼里更高级的办公室工作,但觉得不幸福,后来他在天安门广场一角开了家小小的卖包子铺,说自己很喜欢这种开街坊铺,有机会与过往邻里行人聊天的工作生活,片子里还说了句“小幸福攒多了就是大幸福”,听他描述自己的平凡生活,让我有生第一次向往起开个街坊铺的幸福日子。这位胖胖的“包子哥”最后牵手了场上一位颇有魅力的女生,据说下场后两人关系也发展得不错,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这个电视真人秀有时两情相悦皆大欢喜,有时一厢情愿无果而终,有时在预料之中,有时却出乎人意外,每一个人上来,都难以预测会是个什么结果,有时一上来看着挺出众的男生,最后却失败独自离场,有时一般人不看好的男生,却又打动了某个女孩的心,虽然是真人秀,却比故事片还要情节跌宕起伏,结局令人难以预料,但不管是什么结局,又都那么真实,实在是一个好看娱乐又有品位的电视节目。

Wednesday, January 26, 2011

朗朗:一个没有灵魂的钢琴演奏匠

朗朗在白宫宴请胡锦涛的晚会上选择弹奏电影“上甘岭战役”中的插曲“我的祖国”一事,这几天在各个中文网站掀起了阵阵波澜。有人称朗朗是一个替共产党唱赞歌的御用钢琴师;有人指责他有意侮辱美国;还有人怀疑,选这首曲子是否是个人行为?还是与中国政府的预谋?朗朗和中国政府想要借这个曲子向美国传送什么信息?也有人觉得这不过是一个无心之举,不必上纲上线。我觉得中国人不必去替美国人操心他们是否受侮辱,因为显然美国人并不在乎在白宫演奏了抗美援朝的曲子。到底当初选这个曲子是否有意要侮辱美国现在也不再重要,因为哪怕是有意,显然没有在美国人身上奏效。但是,朗朗在这一事件后的两个不同回应却让我看到了朗朗没有灵魂不诚实的一面。

朗朗在白宫演出结束后在自己的博客里写到:能够在众多外宾,尤其是在来自“五湖四海”的元首们面前演奏这首赞美中国的乐曲,仿佛是在向他们诉说我们中国的强大,我们中国人的团结,我感到深深的荣幸和自豪。

在中文界掀起朗朗白宫钢琴曲风波之后,朗朗接受了美国公众电台NPR节目主持记者Melissa Block的采访,其中一段对话如下(英文原文见附属):

记者:该电影(指“上甘岭”)描写的是一场战胜美帝国主义的战争,曾被用来作反美宣传。但当我今天问朗朗时,他说他根本不知道这些事。

朗朗:真相是,我只知道这段音乐曲调优美。我曾经无数遍演奏过这首曲子,因为这首曲子是一首艺术上非常美的曲子。我从来没有想过这首曲子的背景。

记者:你知道,很多中文博客抓住这点,说这是一个世界著名钢琴家利用这个机会在美国向美国人展示中国人的民族主义(这里的nationalism民族主义,就是西方人眼里的中国式爱国主义)。

朗朗:我根本没想要做这样的事。首先,我从少年时代就在美国长大,...,中国美国都是我的家,我对美国怀有非常美好的感情,我的很多好朋友,很多老师都是美国人。对我来说,能被邀请去白宫演奏很荣幸,特别是为我家乡的主席和我居住国的总统演出。所以,我只想要最好地展示这段曲子的优美曲调。…”

显然,朗朗在回答美国记者时否认了自己选这个曲子有任何展示中国的意图,完全是出于曲调优美的艺术考虑。他在中文网站里说一套,在西方人面前说的却是另一套,明显是个不诚实的人。只要有点常识的中国人,都知道这首曲子是歌唱中国的,题目就叫“我的祖国”。选这首曲是否有意去侮辱美国,我们无法下结论,但选这首曲子不完全是出于曲调的原因,而是为了赞美中国,做爱中国的姿态,是很显然的。朗朗在自己的中文博客里也清楚地表明了,演奏这首赞美中国的曲子是要诉说“中国的强大”,“中国人的团结”。作为一个定居于美国的人,我想他一定知道中国政府在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后气急败坏的表现。中国那么强大,为什么还要害怕一个书生,为什么要害怕一个书生获得诺贝尔奖?中国人那么团结,为什么要设文字狱将一个正直的有责任感的中国公民关进监狱十一年?作为一个从少年时代就来美国的人,连这点是非都没有学会辨别,连这点正义感都没有,却跟在共产党后面说空话,去歌唱一个人民连基本人权都没有的国家的“强大”并以此为自豪,说明朗朗不过是一个没有灵魂没有思想的钢琴演奏匠,只会学技艺,而没有能力感悟人文精神,没有能力发展灵魂。作为一个被爱自由爱民主的人民捧红的钢琴明星,朗朗不借助于自己的明星地位,去宏扬一些对中国人民真正有益的东西,却去做共产党御用使者宣传什么“中国强大”,而且在西方人面前又不诚实地掩饰自己替中国强大唱赞歌,对共产党献媚的真正意图,把自己对这首曲子的选择说成是纯粹的艺术考虑。

朗朗为什么要在西方人面前掩饰选这首曲子时自己对歌词含义的赞赏?因为他知道,他如果说自己支持中国式的爱国主义,那他就会遭到很多西方人的唾弃,就会失去不少西方市场。他在西方人面前讲自己对艺术的热爱,讲对美国的感情,在中国人面前讲为中国强大自豪,讨好共产党,都是出于商业考虑,希望能同时占据中国市场和西方市场。一个没有是非观,没有正义感,没有灵魂的人,是不会真正爱任何一个国家的。

我过去就不喜欢朗朗,曾经看过一段对他的电视采访,和一些他演出时的片段,觉得他接受采访时虚假做作,有一种自以为是的暴发户式的土气,演出时则表演痕迹过于明显夸张,缺少来自内心深处的真情。如今我明白了,一个没有灵魂没有内在的人,只有靠表演做作来展示自己,一个没有灵魂的钢琴演奏匠,钢琴技艺再高,也成不了有气质的艺术家,难怪看着像土气的暴发户。

NPR采访原文:BLOCK: The film portrays the war as a triumph over U.S. imperialism and has been used as anti-American propaganda. But I when I reached Lang Lang today, he said he had no idea about any of that.Mr. LANG LANG (Pianist): The truth is, I only know this piece because it's a beautiful melody. And, actually, I played many times as encore before because it's, artistically, it's a beautiful piece. I never thought about, you know, and I never knew about anything about, you know, the background.BLOCK: Well, some people, as you know, on blogs in China, are seizing on this, saying that it was a moment for a world famous pianist to sort of drop a note of nationalism, of Chinese nationalism into the States here.Mr. LANG LANG: You know, that's the last thing I want to do because, first of all, you know, I grew up as a teenager in America. I mean, I studied at Curtis. And I feel both China and America is my home. And, you know, I have a really wonderful emotions towards American people. And I have a lot of my great friends, my teachers, are all from here. So for me, you know, to be invited to play at White House is a great honor. And especially, you know, to play for president of my homeland and also the country which I live, which is America. So, I only wanted to bring the best, you know, of the music melodies. And that's it, you know. I am absolutely say it from bottom of my heart that, you know, I think music, it's a bridge between our cultures.

Saturday, January 22, 2011

红卫兵热爱毛主席与美国人热爱奥巴马之不同

最近在网上读到一位当年的中国红卫兵在参加奥巴马总统在亚利桑那州主持追思纪念会时,看见美国年轻人见到奥巴马时又吹口哨又尖叫的兴奋之情,说是联想到自己当年作为红卫兵小将在天安门广场被毛主席接见时的幸福心情,颇不是滋味。这不是我在中文网上第一次读到中国人看不惯美国人对奥巴马的热爱之情,并将其与当年中国人崇拜毛主席相提并论。经历过领袖崇拜的中国人一看到有人热爱领袖,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依我看,他们是把两个表像似乎有那么些类似,实质却有巨大差别的事混为一谈,看问题肤浅了些。那么红卫兵对毛主席的热爱与美国年轻人对奥巴马的热爱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是我看到的红卫兵热爱毛主席与美国人热爱奥巴马之不同。

红卫兵对毛主席的热爱是政府造神运动的结果,是由上而下发展制造出来的,美国人对奥巴马的热爱是自发的,是由下而自由兴起的;

红卫兵热爱毛主席时期,红卫兵所能接触到的媒介把毛主席描绘成光芒四射的红太阳,美国人热爱奥巴马时期,美国人所处的媒介对奥巴马批评多于支持;

红卫兵热爱的毛主席长相丑陋,举止土气,一副土匪的样子,美国人热爱的奥巴马又英俊又酷又会演讲,像个电影明星;

红卫兵热爱毛主席是因为毛主席是高高在上权力无边的皇帝,当皇帝在先,受热爱在后,而奥巴马则是先受到人民的爱戴,才被选为总统。

其实美国人对奥巴马的追随就像影迷们追随电影明星一样,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当然选领袖把酷把明星气质当成一个考虑因素不是最聪明的举动,因此说美国人尤其是年轻人有时做事不那么聪明不为过。但美国人的不聪明比起红卫兵的傻来远远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当年红卫兵见到毛主席晕过去的时候,毛主席已经犯下了很多滔天大罪:反右引蛇出洞迫害了一大批正直的知识分子;大跃进犯大错,证明毛主席是个连基本常识都没有能力判断的蠢货,导致三年“自然灾害”,饿死几千万人;打击迫害与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党彭德怀刘少奇等等。如果中国当年有美国这样的言论自由,毛主席还能在红卫兵眼里那么像太阳吗?何况当时不只是年轻的红卫兵,那些老汉们不也在日夜想念毛主席吗?而奥巴马呢?自从他决定参加总统竞选的那一刻起,媒介就把他里里外外抖了个遍,当上总统后,更是每一个决策,每一句话都被评论检查批评。确实,现在还太早下结论奥巴马是不是一个伟大的总统,但至少他已经被证明是一个没有什么大错的称职领导人,是一个真心愿为美国人民做点事的好人,又那么酷,被年轻人追随一下,没什么大损害。

把红卫兵热爱毛主席与美国年轻人热爱奥巴马等同的另一个可笑之处是,当年中国人谁敢不崇拜毛主席?谁敢不听毛主席的话?如今美国呢?不仅没人强迫美国人热爱奥巴马,不是还有Rush Limbaugh,Glen Beck, Sarah Palin,Birther们之类没事就骂他甚至污蔑他的吗?不是还有那么多共和党参议员众议员法官凡事都和他对着干的吗?而在我日常生活里听到不赞同奥巴马的声音似乎比支持奥巴马的声音还多。当然,克林顿布什当政时,周围人骂总统嘲笑总统的声音也一点不小,骂总统嘲笑总统是美国人的一大业余爱好。

我在网上还读到有中国人对竞选候选人受到选民欢呼雀跃式的欢迎反感,说是跟见到毛主席似的,让我觉得这也许是文化差异,也许是老一代新一代代沟。在美国,政治有一半是娱乐,是要让人民自愿来参加的,不像在中国,政治是严肃的你死我活的斗争,政治大会是强迫人民去参加的。在美国,你要真把竞选聚会搞成庄严肃穆的政治大会,可能几乎就没人愿意来。另外,美国人个性上就比中国人敢爱敢恨,喜欢起人来比大多数中国人热情大胆得多。我在电视上看到过奥巴马在夏威夷度假打高尔夫球时,偶遇的路人对他大叫“奥巴马,I love you!”的。我也挺喜欢奥巴马的(作为人,不是作为总统,因为确实没有能力判断他做的决策是否伟大),不过如果我有机会见到奥巴马,我可能既不会吹口哨,也不会尖叫。还记得多年前去听的一场Tina Turner的音乐会上,前排有一个不那么年轻的美国大男人冲着Tina Turner大吼“I love you!”,让当时来美不算太久的我觉得颇为新鲜。好在在美国,不同的人是不同偶像的粉丝,那些脱口秀主持人从自己忠实的观众那里得到的口哨尖叫恐怕一点也不比奥巴马得到的口哨尖叫少,而不是像中国当年那样,亿万人民都崇拜毛主席。而且美国人心中的偶像易变易倒,那些受人崇拜的名人偶像们大多不敢停止进步或无礼嚣张,不像在中国,毛主席都坏事做尽了,人民还忠贞无悔。

据说如今中国人也以对国家领导人昵称“宝宝”,“胡哥”来表达喜爱了,不过美国人对奥巴马的喜爱是自由世界里的真情,而中国人则是在没有选择权的世界里对权力的屈服,是虚假的模仿。在美国,是由喜爱而授予权力,是先喜爱后有权力,喜爱不是因为对方有权力而产生的,而在中国,则是因为对方有权力不允许公开批评不允许选择而被迫去喜爱,去献媚,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

Monday, January 17, 2011

美国妈妈可以向中国妈妈学些什么?

华裔美国人Amy Chau的“虎妈妈的战歌”一书最近在美国主流媒介和华裔社圈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据说有一家台湾电视台指责Amy Chau做商业炒作,哗众以取宠,并不代表真正的中国妈妈。大多数美国读者对这本书的反应则两极分化,Amazon.com上读者对这本书的打星表上,有45%的读者给了最高星-五课星,33%的读者给了最低星-一颗星,可以说喜欢的非常喜欢,痛恨的极端痛恨。痛恨这本书的人指责Amy Chau式的极端教子方法会给她的孩子带来终身的心理伤害,认为孩子的幸福并不只是来自学术的成功,技巧的掌握,或有一张著名大学的文凭。喜欢这本书的读者则指出这本书只不过是一本自传体回忆录,讲述Amy Chau自己的个人教子经历,并非推荐教子大纲,大家应该带着幽默感去读她的故事,去体会故事背后Amy Chau想要表达的对美国式教育的观点,反思一下美国现代主流教育方式是否在单极方向走得太远了一些。

我没有读过这本书,但听了一段对Amy Chau的采访,同意她想要说明的大多数观点,比如让孩子从小就开始明白现实生活并不像迪斯尼世界那样浪漫,幸福来自辛勤工作;父母应该对孩子高要求,应该督促孩子尽其最大努力,因为孩子很多时候并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潜能;孩子需要通过刻苦努力来挣得称赞或奖杯;父母有时必须直言告诉孩子残酷的现实等等。

大多数美国人总是说美国教育的最大长处是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性,我个人觉得更确切地说应该是,美国教育的最大长处在于教会了学生们做独立思考。相比中国式教育看重知道什么,美国式教育更看重怎样思考。知道什么在中国社会非常受重视,一个博学,通晓中外历史的人常常受到人们的敬佩;乡下人到了城里,不知道城里规则,会成为被城里人嘲笑看不起的缘由;海外人回去,知道很多外面世界的事,也会引来羡慕的眼光。在我看来,知道什么在中国文化里被捧得过高,中国能培养出高分数的学生,能培养出称职又勤勉的平凡工作者,却培养不出优秀的领导者,优秀的社会精英,以及优秀的创新者。中国式教育过于注重灌输,过于看重知道什么,而几乎完全忽视了教育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关于这一点我在“中国文科教育的误失”一文中已经作过阐述。中国教育需要改革,中国需要从美国式教育中学习,是很多中国人,中国父母的共识,很多中国教育工作者,中国父母也已经做了大量研究思考,虽然很难说中国到目前为止在这方面有了多大改善,但这不是我今天想要谈的话题。我今天想要谈的是我眼里的美国式教育的缺陷,以及美国妈妈可以从中国妈妈那里学习些什么,换句话说就是,美国教育可以向中国式教育学些什么?

依我看,当代美国式教育与中国式教育相比,走了另一个极端,过于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而忽视了让学生知道什么,忽视了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我推崇美国教育使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这一点,但对被美国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引以为自豪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性”这一点,我认为被抬得过高了。据说有些美国人指责“No Child Left Behind”项目压抑了孩子的创造性,听了让我颇不以为然,为什么把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当成是至高无上的教学目的?像东方式教育那样对学生过多地灌输固然过头,但也不能走另一个极端。一个社会里的成员中,能够真正成为创新者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不过是平凡的普通人,需要有兴趣也有能力做好平凡的工作。一个教育体系应该能够将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不是只创造少数精英。再说,让学生刻苦努力,扎扎实实地学习基本知识,只要不过头,并不会使学生失去创造性,那些优秀的精英优秀的创新者难道都是学术不成功,成天玩乐的孩子长成的吗?我看未必。

另外,我认为美国式教育方式过于看重让学生有乐趣(having fun),忽视了从小培养学生勤勉刻苦的习惯。生活并不总是有乐趣的,有时生活的乐趣来自于刻苦勤勉所换来的成功,这个道理已经渐渐在现代美国人中丢失。如今美国中年和青年一代工作者与再老一代美国人相比大多懒惰,没有耐心恒心做乏味单调的平凡工作,没有能力做需要科学技术需要基本知识的工作。虽然很多现代新发明是美国人创造出来的,但却难以给美国带来足够大的工作市场,难以使美国普通人受益,因为在美国很难找到足够多的称职工作者。对那些认为孩子的幸福高于学术的成功或著名大学的文凭的父母们,虽然我原则上也同意这一观点,但关键是不要把学术成功和进著名大学与孩子的幸福对立起来。如果父母不从小督促孩子养成勤勉的习惯,不努力发掘孩子的最大潜力,只让他(她)成天快快乐乐轻轻松松随心所欲地过日子,孩子长大了,什么事都做不好,找不到自己擅长的工作,他(她)也未必幸福。

我信奉“中庸之道”,就是任何事都要适度,不要走过头。我认为美国现代教育在强调开发学生的创造性上,在强调让学生轻松有乐趣上,走过了头。相信有些美国父母也有类似感受,有一位美国妈妈说到:虽然我不同意Amy Chau的极端教子方法,但当我看到自己懒惰的女儿,做了一小回儿作业就要休息放松,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复杂感觉。